第四百八十八章 一道与时间赛跑的菜肴——醋熘鳜鱼!墩墩的礼物!(第2/5页)

做这类鱼,鱼身上的花刀不能贴在鱼身上,而是要像翅膀一样尽可能的展开,这样才能炸到鱼骨,才能让鱼肉酥香美味,连骨头都是香的。

鱼表面的面糊定型,将鱼慢慢放进锅里。

用漏勺将油面上散落着的面糊打出去,免得炸制时间过长炸糊,导致整锅油都是糊味。

碎末打出去,林旭开始给下一条鱼挂糊,用刚刚的方式抖面糊,炸鱼头,淋鱼身,最后放进油锅中。

今天炸鱼用的是大锅,油也比较多,所以可以多放几条。

要是用小锅的话,那还是老老实实一条一条的炸吧,否则两条鱼挨在一起,很容易脱糊破相的。

当第三条鱼下到锅里,第一条鱼已经完全漂浮了上来,身上的面糊被炸得金黄金黄的,看起来就很诱人。

能漂浮上来,说明鱼肉中的水分已经减少。

林旭用筷子和漏勺给鱼翻个面,又炸了一会儿,然后从锅里捞出来。

接下来就是炸一条,捞一条的模式。

刚炸好的鱼不能复炸,需要像醒酒一样把鱼醒一下,让面糊和鱼肉的热量稍稍下降一些。

温度下降,面糊和鱼肉中的水分就会再次渗出,一些油炸类面点容易回软,就是温度降下来,内部的水分子重新“回流”到表面的原因。

这时候再复炸,鱼肉自然会变得更加香酥。

不光炸鱼,炸任何食物,只要稍稍等一下再复炸,都能起到类似的效果。

所有鱼全都炸完,前面捞出来的鱼,差不多可以炸第二遍了。

“林师傅一个人行不行?要不我帮你熬醋熘汁?”

对于一个淮扬菜师傅来说,什么时候能同时管控两口锅,独自把醋熘鳜鱼做好,什么时候才算把这道菜的精髓学到了手。

所以邱振华客气的问了一句,要是林旭需要帮忙,那说明对这道菜的理解还有待加深,还没到学到“左右互搏”的本事。

在中餐烹饪圈里,淮扬菜师傅一直有别于其它菜系。

别的菜系白案红案都是分开的,相互还看不上眼,白案师傅觉得红案师傅就会耍一些花活儿,红案师傅觉得白案师傅就一把子力气。

差点就把“粗鄙的武夫”这类名号安在白案师傅头上了。

但淮扬菜的师傅,基本上都白案红案全通,是圈内少有的“魔武双修”派系。

而除了魔武双修,淮扬菜师傅还擅长同时掌控两口锅的左右互搏,一口锅炸鱼,一口锅熬汁,两口锅之间互不影响。

林旭笑着说道:

“不用,我一个人搞的定,您就帮忙给鱼松皮就行了。”

所谓的松皮,是把炸过的食材故意进行破坏,让第二遍炸制时热油更容易渗透。

醋熘鳜鱼三次炸制,每次的松皮步骤都不一样。

比如第一遍炸制后,需要用筷子或者类似的东西,在鱼肉厚的脊背等地方扎几下,在复炸的时候,热油能顺着这些洞孔进去,让炸出来的鱼更酥,更透。

邱振华一听,脸上不自觉便露出了羡慕的表情。

才二十出头就能独自做醋熘鳜鱼,这样的天赋,换谁都羡慕啊。

灶台前,林旭把灶上的火开到最大,让油温再次升高一些。

醋熘鳜鱼的三次油炸,所需要的油温一次比一次高,但炸制的时间,一次比一次短,特别是第三次,基本上刚炸到外皮就得捞出来摆盘。

这样的炸法,会让外面的面糊越炸越酥,而里面的鱼肉却依然鲜嫩。

邱振华说道:

“鲁菜中的干炸丸子,其实也是需要多次复炸,外皮越炸越酥,而里面的肉则是越来越嫩。”

烧油的时候,林旭拿着一口炒锅放在旁边的灶上。

先滑锅,接着往锅里放了一大勺猪油。

做鱼嘛,猪油是必不可少的,否则鱼肉鲜味突出而香味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