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送行(第2/4页)

他们也是从南薰门入城,随着大虞朝廷日渐富强,汴京的人口日渐增多。

尤其是城门口的进出,行人熙来攘往,车水马龙。

书生、商人、百姓顺着街道徐徐而行,有拥堵的情况。

并非出了什么事故,就是纯粹的人流密集。

寇湘、宋雄早已习惯,牵着马并肩而走。

宋雄道:“无怪窦相公喜欢骑驴出行,就这人流,骑驴骑马又有何分别?”

寇湘应道:“贞观、开元之盛,我等无从体会见证。然雍靖之盛就在我等眼前,有幸见之,不枉此生。”

宋雄说道:“我亦如是。”

两人沿着人流一直北行,行至一半,两人同时默契的转道往西,不继续北行了。

北边是进入朱雀门的必经之路,也是最近的道路,他们往西行,则是要沿着城中蔡河绕上一圈,多走五里路。

但他们宁愿多行五里路,亦不走北方朱雀门。

朱雀门是汴京中最繁华的地段,聚集了天南地北的商贩,他们将生意从朱雀门一路向北,将州桥、大相国寺团团包围,一直到皇宫附近。

盛世的景象已经显现,只是汴京已经承受不住如此盛况。

两人绕了一圈,从新郑门进入内城,口干舌燥,足下酸麻。

正遇到一家饭馆,闻着焦糖、酱油混着羊肉的气味,宋雄忍不住道:“寇兄,我知这附近有一家酒肆,爆炒羊肉是一绝,不如去歇歇脚?”

寇湘为见宋琪最后一面,往来城内城外也有些力不从心,欣然应诺。

饭馆的生意极好,热闹非凡,大厅竟挤不出位子。

百姓商贩游客聚在一起,说着时下最流行事情喀喇汗王朝与于阗国的矛盾。

这就是大虞朝现在的百姓,天下之事,皆可为谈资。

宋雄不得已开了两处包间,一处自己与寇湘,一处给他们的随从护卫。

宋雄点了时下流行的几个小炒菜,要了一壶酒。

两人随意闲聊。

寇湘心情明显有些不佳,还在为宋琪的事情难过。

两人当初一并在汴京飘荡,相互鼓励,苦中作乐。

最后一并受罗幼度看中,一人入御营司,一人入开封府,各自闯出了一番前程。

如果自己当初的劝诫再严厉一些,甚至割袍警示,会不会不至于到这一步?

宋雄知他心中所想,说道:“其实某觉得寇兄不必为俶宝过于担心,陛下将其往南外调,在某看来,反而是一件好事。”

寇湘听得一怔,不明所以。

宋雄自若道:“陛下将俶宝往南外调,意味着贬罚之处,十之八九是交趾、崖州两地。寇兄或许不了解,但在某看来,交趾、崖州大有可为。”

寇湘一脸茫然,这古往今来交趾、崖州皆属于蛮荒之地,史上有数之不尽的官员客死其中。人在那里,有什么前途可言?

宋雄笑道:“寇兄可知现在的泉州、广州是什么光景?”

寇湘微微摇头,说道:“只是听说发展的不错。”

他主要负责刑法事务,并不涉及内政,对于经济方面的事情,只有耳闻,不知详情。

宋雄放下手中酒杯,以手比划了一下:“八个字,千帆竞发、百舸争流……”他带着几分激昂的说道:“陛下对南海的布局,实属高瞻远瞩。我朝商船往来于南海各国之间,以我们的高端产物换取他们廉价货物,赚得是盆满钵盈,南海所有利润皆在我朝掌控之下。具体数字,某并不清楚,不过照我估计,整个江南这些年上缴的赋税,直追除京畿地以外,大虞赋税的总和。”

寇湘惊得是目瞪口呆:“此言过了吧!”

宋雄道:“毫不为过。”

身为进奏院的一把手,宋雄经过这些年的历练,用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来称呼,毫不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