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出征前的安排(第3/4页)

秦翰眼中闪过一丝兴奋与激动,高声道:“愿为陛下效死。”

秦翰得罗幼度青眼,待遇自然不一样。

原本他日子过的不好,正在长个的年纪,因为天阉,受到了心理生理上的打击,又没有好的伙食,身型颇为瘦小。但得罗幼度器重,顿顿有肉,还跟高怀德这样的绝顶高手学了几招枪法,身子越长越结实,十五六岁的年纪,看上去跟二十好几一样。

罗幼度道:“好,朕的安危就交给你了!去,替朕跑一探腿,将赵普,赵相公叫来。”

秦翰一本正经地抱拳,快步去了。

秦翰已经是罗幼度身旁最信任的小宦官,也就赵普、窦仪这些级别的大臣,才会安排他亲自跑腿。

不多时,赵普便匆匆而来。

“坐!”

罗幼度先让赵普坐下,说道:“高丽、倭国的战事,你听说了吧!”

赵普是辅宰大臣,这种事情肯定有所耳闻的。

罗幼度继续道:“朕估计要不了多久,契丹就会出征了。”

赵普一如以往,说道:“陛下用兵如神,您说契丹即将出征,肯定错不了。”

自从他们出兵倭国的事情为契丹探知以后,契丹上下已经在做出征前的准备。

各种物资都在往契丹中京大定府以及辽东调运。

契丹自立国起,一直实行四时巡狩制度,也就是说契丹皇帝并不住在国都,而是维持游牧民族的习性,以捺钵为行政中心。

所谓捺钵,就是行在。

那个时候辽国可是万里大国,尽有大漠,浸包长城,随水草就畋渔,岁以为常。

现在已经给压缩至东北,耶律必摄这个皇帝自从登基以后也从未离开上京临潢府。

可就在不久前,耶律必摄离开了上京,抵达了马盂山,主动出击的迹象已经很明显。

但话经过赵普一说,就是让人觉得舒坦。

罗幼度自动过滤了他的话说道:“耶律必摄这个契丹酋长已经离开了临潢府,朕也不想落于人后,准备择日前往幽州。朕此去幽州,必破契丹于东北,短期内无法回京,朕欲让秦王监国,你来辅佐他。秦王还小,大小事情你帮衬看着,汴京上下就托付给你了。”

赵普一脸激动,起身昂扬道:“秦王年少早慧,世人谁不知晓。臣不敢僭越,必将竭尽所能辅佐秦王监国。”

罗幼度含笑点头,又难过地长叹一声说道:“朕此去,本欲将你带在身旁。你我君臣多年,身旁少了你,还真不适应。”

赵普闻言感动得抹着泪,说道:“臣也一样,一想到要离开陛下,心底就难受。”

罗幼度咳了咳,觉得有些演过了,正容道:“不过最不放心的还是秦王。朕担心汉元帝之事重现,你在京中坐镇,朕才能放心。若真有不长眼的想趁着朕不在汴京的时候闹事,不用客气,朕给你先斩后奏之权。”

所谓汉元帝之事重现,就是立刘奭为太子,造成了汉朝威权旁落,将他父亲汉宣帝刘洵重新打下来的大汉基业推向了灭亡。

汉宣帝是中国少有的仁君圣主,但他这辈子最错的一件事就是立汉元帝刘奭为太子。

汉宣帝晚年已经意识到自己的儿子刘奭给一群儒生教废了,甚至感慨地对刘奭说:“乱我家者,太子也。”

但是出于对已故许皇后的感恩与报答,他最终没有更换太子。

结果显而易见,柔仁好儒的刘奭登基之后就自废武功,导致威权旁落,西汉落败由此开始。

罗幼度作为开国之君,他的手段风格文武百官早已领教,别有用心地想要从他这里讨便宜,已经不可能了。

绕过他,将未来的君主教成一个他们心中的仁君圣主,便是一条可取之路。

近两年没少有人提议立丑丑为太子,都为罗幼度拒绝,他便是不放心丑丑早早开府,在他最好的年纪给他灌输什么仁义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