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三章 纯粹数学和自然机械论(第2/4页)

吴敬从袖子里拿出了一本奏疏,递给了兴安。

朱祁钰翻动着吴敬的奏疏说道:“吴郎中是家中有事?这怎么心神不定的。”

“啊?臣住大时雍坊官邸,最近家中并无他事,一切安好啊。”吴敬满是疑惑的回答道,这讨论分级,怎么就说到他的家事上了?

朱祁钰将手中的奏疏合上,满是笑意的说道:“吴郎中,拿错奏疏了。”

吴敬低头一看,那本《国子监算学分教疏》还安安静静的待在袖子里,他赶忙把奏疏递给了兴安,俯首说道:“臣确实拿错了。”

那递上去的那本是什么?

吴敬背后瞬间腾起了一层的冷汗,不会是那本离经叛道,甚至是大逆不道的书吧!!

朱祁钰合上了吴敬第一次递上的书,不让兴安拿走,将《分教疏》看了许久说道:“嗯,不错,已经非常成熟了,很好很好。”

大明的文教也分蒙学、县学、府学,大抵就是小学、初中、高中,若是中了举人,可以直接参加科举,如果名落孙山,也可以在国子监就读,继续参加科举。

吴敬的这个分教疏,就是将加减乘除、分数、简单应用题、认识几何分到了蒙学内,把开平方、幂、复杂应用题这些数论放在了县学,把较为复杂的几何和应用,放在了府学。

朱祁钰朱批了吴敬的奏疏递给了兴安说道:“送文渊阁至六部部议,而后送廷议。”

吴敬的这本奏疏绝对不是想法不成熟,就是谦虚的说辞罢了,敢在皇帝面前拿出来,那已经非常成熟,甚至经过了国子监大学士、掌教、博士等共同研定。

朱祁钰拿起了吴敬第一次呈上来的书,拍了拍说道:“吴郎中,这一本,你是故意的还是不小心?”

“臣就是不小心,还请陛下恕罪。”吴敬额头冒出了些冷汗,赶忙请罪。

“朕以为很好。”朱祁钰将那本名叫《代数》的书拿在手里,爱不释手的翻阅着说道:“朕真的以为很好。”

“啊?”吴敬惊讶的看着陛下说道:“陛下,臣……离经叛道所著胡言乱语,真的很好吗?”

“嗯,你好好写,那些个俗儒的胡言乱语,朕给你挡着,就按着你这个思路来,这本书,值一块奇功牌啊。”朱祁钰真的很喜欢这本名叫代数的书。

首先这本书是用俗文写的,不是文言文,读起来更加通俗易懂。

其次,这本书里使用了大量的拉丁字母进行代替,比如之前的代数,都是使用天干地支,甲乙丙丁二十二个,再加上天地人物四个字组成,但是在这本《代数》中,使用的是拉丁二十三个字母,并且i和j,v分化为u、v和w,最终形成了二十六个拉丁字母。

古典拉丁字母或者说尼古劳兹带来的古典罗马字母,只有二十三个,可是这不是完全标准的,在礼部、翰林院、国子监一种博士们的帮助下,在大明海事堂教授的拉丁语中,是用二十六个字母去拼写,这就造成了一种很古怪的现象。

从大明海事堂通事院毕业的拉丁语通事,一开口就是正宗的君堡腔,比泰西那群蛮子的味儿还要正,因为补足了字母之后,发音更加准确,表达更加清晰。

要不然俘虏佩德拉·辛德也不会误解唐兴是罗马贵族了,实在是太特么正宗了。

大明的算学教材,朱祁钰看过很多次,堪称是玄门巨著,里面全都是在画符,大学高数跟大明算学教材一比,都显得眉清目秀的多。

比如之前的X+Y=Z,在大明的表述里为天T地=物,这是表述最简单的代数,这还是俗字俗文,若是用正文繁体文言,再加上稍微复杂一些的例子,真的很难看懂。

大明学子学算学就跟修道没啥区别了。

但是经过了吴敬这么一改,就简单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