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七章 陛下是个好人啊(第3/4页)

之前王直在文华阁给太子讲学的时候,会带讲筵学士,若是商辂来还好,商辂是个斯文人,讲规矩,从来不和宫嫔们闲言碎语,若是其他人来,这帮巧舌如簧的翰林经常哄得宫婢直乐。

若是闲聊几句也就罢了,关键是这些翰林撩拨这些宫婢,还被兴安给查到了,汪皇后把这涉事的宫婢赶出了泰安宫。

要不说这最是无情读书人,这前脚撩拨时候,山盟海誓的翰林,在这个宫婢出宫之后,立刻就变成了负心汉。

宫婢最大的价值就在于她是泰安宫的宫婢,这没了这层身份,这读书人的狠心肠就立刻露了出来。

朱祁钰得知此事之后,就禁止王直带除了商辂以外的讲筵学士入泰安宫了,至于那位负心汉的翰林,朱祁钰安排去黑龙江出海口的永宁寺,修碑去了。

当年王直对皇帝住在泰安宫,不住皇宫有些微词,就上谏了几句,朱祁钰直接一句问王直那么好奇他吃几碗饭?

这诛心之言,差点把王直给弄致仕。

朱祁钰当年画的线明明白白,他的线一点都不灵活,既然想要在泰安宫埋钉子,还被他知道了,他能轻饶才怪。

“朱愈那孩子,是个打仗的料儿,人狠话不多,上次袁彬回京,还说要收他当徒弟,可惜袁彬人在倭国短时间回不来。”朱祁钰说起了这个养子,朱愈这个孩子沉默寡言,但是极为凶狠,而且朱愈很有军事天赋。

朱祁钰觉得一个孩子谈军事天赋,实在是有些纸上谈兵,这要是弄个赵括出来,岂不是贻笑大方?

所以讲武堂很少有人说朱愈的军事天赋如何。

“这孩子养着养着就养大了,日后再离开,便是舍不得了。”汪皇后靠在椅背上,朱愈成丁之后,肯定要改回本姓,这孩子养的久了,那就是自己的孩子了。

“看他自己的想法吧。”朱祁钰还是把选择权交给了朱愈自己,等到他成丁后,自己选择,一如当初朱元璋让沐英自己选择那般。

汪皇后示意朱见澄去上课,而后坐直了身子,郑重的问道:“夫君,最近京师流言广众,就是夫君身世的事儿,不处置下吗?”

“不去理它。”朱祁钰颇为确信的说道:“朕不在乎,也没人真的在乎。”

自从朱祁钰在太庙杀了稽戾王之后,他这皇位无论怎么论断,那都是篡来的,郕王谦恭未篡时。

这个事实改不了,京师的流言蜚语,他就止不住。

他现在皇位固若金汤,流言随他去便是。

朱祁钰可以不在乎这些流言,但是修史的左春坊大学士商辂不能不在乎,他又来到了胡濙的小阁楼里,就是问胡濙这段历史该如何记录。

“一些流言蜚语,你也找到我这里来,你这实录不修也罢。”胡濙没好气的说道,商辂问这个问题,就显得很蠢,坊间流传那是坊间,作为当朝大学士,敢这么问,不是找死吗?

商辂也知道自己的这个问题很蠢,但是他还是说道:“按照中书舍人起居注所录,吴太后是在永乐十六年被召入掖庭侍奉先帝。可是这就有了出入,在另外一份宣德年间的起居注上,则是记录吴太后是宣德二年入宫。”

商辂话没说完,若是宣德二年入宫,那陛下宣德三年出生,是汉王府遗脉的几率就增加很多,事实的真相就像猫爪子一样在商辂的心里挠着。

“我还找到了人证。”商辂语不惊人死不休,他十分确信的说道:“是当初宣德年间的宦官陈符,吴太后和陛下在宣德三年到宣德十年一直住在陈符家中,宣德十年才建郕王府。”

商辂好悬没憋出一句,先帝在临终前,后悔杀了汉王府满门,在愧疚之中,认了汉王府遗脉为自己的孩子。

这是商辂排除掉除所有不可能,剩下一个再不可能的真相,唯一的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