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四章 没有孔府,山东焕然一新(第4/4页)

可是李宾言在琉球,可曾如此遇险?

根据唐兴的奏疏,因为琉球事不算多,李宾言居然胖了七斤有余。

“裴纶准备了什么新花样?”朱祁钰倒是好奇的问道,明知道皇帝不喜,还非要凑上来,这已经不是一般的勇敢了。

于谦俯首说道:“剿匪平倭英烈公祠。”

“这七年来,山东一直在平定响马,颇有建树,山东地面已经找不到响马了,在大明十六省内,唯有山东地面可以说自己地头上没有流匪。”

“而密州市舶司是倭寇的眼中钉,肉中刺。”

“当初,倭国各大名田主,和孔府勾结,走私贩私,因为密州市舶司和巡检司的存在,各大名田主,只能贡舶商舶,所以山东地方联合密州市舶司,对倭寇进行了多次清缴。”

“这些年,剿匪平倭,死伤者众,裴纶兴修英烈公祠以纪英烈之功。”

走私贩私不用纳税,贡舶商舶就得纳税,抽一成纳银六分。

但倭寇就是寇,他们当然不想纳税,这些年从未停止对密州市舶司的袭扰。

这就是裴纶上任山东办得第三件事,平倭,经年累月,从不停歇。

朱祁钰颇为郑重的点头说道:“那真的是得去看看。”

“兴安,改一下行程,逗留几日便是。”

如果别的事,朱祁钰自然不理会,但是剿匪平倭的英烈公祠的确应该上柱香。

朱祁钰在万民书上朱批,算是顺应民意,驻跸济南府。

在孔府这个天子第一号案中,其实裴纶有别的选择,比如倍之。

朱祁钰要查贪官,裴纶就可以把山东官场搅的鸡犬不宁;朱祁钰要查孔府,裴纶也可以扩大打击面,扩大查孔府的力度。

比如将整个孔府付之一炬,把整个孔府捣得稀巴烂,把孔夫子的塑像捣毁,取出孔夫子塑像肚子里的《礼记》,从颜回的雕塑肚子里取出《尚书》。

那是礼记?那是战斗檄文。

裴纶没有那么做,他选择了坚定的拥护陛下。

忠诚不绝对,就是绝对的不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