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三章 葛朗台看了想拥抱,严监生听闻要落泪(第3/4页)

金濂的胃痛一直是冉思娘在看,跟哄小孩一样,加冰糖忽悠金濂服用康复新液。

大皇帝和大蟑螂之间的恩怨,自此灰飞烟灭。

太医院在朝阳门外,找了一个地方,专门养殖大蠊,熬制康复新液,以治百姓胃病所用。

朱祁钰知道那个味道又甜又腻又臭,憋着笑说道:“嗯,金尚书请讲。”

金濂奏禀道:“陛下,臣以为鼓励海商至倭国贩银,银子有点不大够用了。”

“又不够了?”朱祁钰看过金濂写的万言书,句句肺腑,每一句都指向了钱荒的害处,鞭辟入里,钱荒则民断无可安。

佐以襄王朱瞻墡的利柄轻重论,金濂说的道理,看起来就更有道理了。

但是御制银币才行几年?

这就又没银子了?

“陛下,朝廷还欠着天下八十年的铸钱呢。”金濂赶忙解释道。

朱祁钰伸出手打断了金濂的哭穷,疑惑的说道:“朕不是已经还了两年了吗?怎么还是八十年?!”

金濂洋洋洒洒的说了半天,朱祁钰听明白了。

的确是在还钱了,但是大明在发展……

还得多,欠下的就越多。

所以朱祁钰只是满足了当前发展需要的银币数量,但是还债还远远不够。

这账,这辈子,怕是还不完了……

金濂往前走了半步,眼神里带着光说道:“陛下,把倭国的金山银洞挖空了,大约就够用。”

“好,鼓励海商去倭国贩银,怎么个鼓励法?”朱祁钰有些好奇的问道。

“增加密州市舶司银币数量,方便海商倭银换银币,减免去倭商舶停泊市舶司港口费用等。”金濂拿出了一本奏疏。

现在大明水师正在缓缓恢复,舟山水师已经开始营建,广招船工,训练水师。

在水师恢复之前,大明的确没什么法子去,但是大明有政策。

“最主要的是张榜告示,告诉海商们,倭国遍地白银,自然蜂拥而至。”金濂俯首说道。

就像马可波罗吹中原遍地黄金一个路数。

事实上,大明的消息闭塞,倭国有银,大家都知道,但是能让多少人发财,那就没人知道了。

金濂的意思是把倭国有多少银子的事儿,告诉天下,那自然会有人前往。

比如已经虎视眈眈的横林费氏费亦应,早就摩拳擦掌发大财了。

朱祁钰点头,大明钱荒,只能从贼子倭国身上找补了。

“准。”

金濂俯首归班。

什么天可汗,什么万邦来贺,朱祁钰不在乎那个,大明自己都顾不严门呢。

他首先是大明皇帝,大明君父,才是四海一统之大君,才是其他蛮夷诸国的宗主国。

大明优先。

朱祁钰自己欠了八十年的钱荒,这窟窿越还而越大!

难道他们老朱家要一直背着欠账坐天下?

王直出班,把定俸和加薪,补发薪水之事说了出来。

金濂立刻站出来,大袖一甩,高声喝道:“陛下,臣-反-对!”

“行制定制,都是既往不咎,哪里有往前找补的!此乱法,臣不奉诏!”

“陛下,臣老了,不中用了,也病了,还是还没到耳昏目聩的时候,陛下啊!这不符合礼法啊!”

金濂直接耍无赖了。

王直看着金濂撒泼无赖的样子,满是疑惑的说道:“没多少钱,顶多补二十万银币,金尚书何故如此呢?”

“金尚书也补俸禄啊。”

金濂一仰头说道:“陛下,臣,安贫乐道!”

好一个安贫乐道,一句话整个朝堂群臣都是眉毛直跳。

你金尚书户部一颗灯芯也就罢了,陛下圣恩补俸,又不是你金尚书的钱,你安贫乐道别带着大家一起!

清廉节俭,安贫乐道是一种政治正确。

金濂一句话噎的王直说不出话来,陛下那边答应的那么爽快,却卡在了户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