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章 安心求道能立命 知行合一得始终(第3/4页)

胡濙要说的不是苏轼的做官的本事,而是回答陛下心中的疑问。

他笑着说道:“陛下,寓娘不嫌岭南清贫,随王巩去了宾州,而后回京之后,依旧不嫌这段岁月清贫。”

“苏轼也是非吾之所有,一毫而莫取,陛下他们都是仁者啊。”

“何为仁者?心安者方为仁。”

“心不安则不仁,不仁则取不义,取不义则不得始终,安心方可立命。”

一个小黄门匆匆走了进来,奉上了一封奏疏,俯首说道:“魏国公的奏。”

朱祁钰打开看完了,将奏疏递给了于谦和胡濙。

魏国公徐承宗上书说了一件事,那就是那个棠樾鲍氏的两淮盐商商总鲍志敏死了。

鲍志敏贪图享乐,追求福禄三宝,偌大的家业被散了不少,本来徐承宗对鲍志敏极为不满,结果这鲍志敏在这个关键的时刻死了。

徐承宗陈情,他只是想换掉鲍志敏,并没打算把人杀了,这鲍志敏的死和他没有关系!

徐承宗只喜欢规则之内的游戏,因为他是这个规则的最大受益者,他一门两公,他不会主动放弃规则。

鲍志敏是盐商,他把钱都用在了福禄三宝之上,引岸设置的盐榷场付不起窝主的钱,开始拖欠。

这窝主被盐窝里的盐丁逼得没了办法,就去寻这鲍志敏讨要拖欠工钱,鲍志敏拿不出来,又犯了福禄瘾,就大肆辱骂了众多窝主,只盼着把窝主给撵走了。

窝主被拖得久了些,群情激奋,打死了鲍志敏。

徐承宗和费亦应的确打算换掉鲍志敏,防止鲍志敏给两淮盐商招惹杀身之祸。

这可倒好,人死了,徐承宗赶紧上奏。

“这家伙死的真的是,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啊。”朱祁钰无奈的说道。

于谦眉头紧皱的说道:“服用福禄三宝危害这么大的吗?这两淮鲍志敏臣常有听闻,乃是一巨贾,这怎么今天,就这番模样了?”

于谦知道鲍志敏,这是两淮商总,于谦随陛下亲征至南衙,可是总领南衙诸事,权责极大,沟通内外。

陛下办人,于谦办事。

否则那三亿斤的煤怎么入京?

这鲍志敏在两淮素有名望,否则也不会推举为两淮商总了,结果这用了福禄三宝,顶聪明的一个人,就这么把自己玩死了吗?!

朱祁钰站起身来,于谦和胡濙赶忙一起站了起来。

朱祁钰在御书房翻找了片刻,拿出了解刳院出的一份报告,这是渠家三兄弟若干成果之中的一份。

他们贩售福禄三宝,解刳院就拿他们研究了这福禄三宝的作用。

于谦看了两眼,呆滞的说道:“形如冢中骨,神似冥顽物,身像浮忽云,气若游丝弦,食粪亦甘之如饴。”

“这画的真的不是魑魅魍魉吗?”

朱祁钰笑着说道:“那是渠成德。”

于谦倒是在五原府见过渠成德一面,当时袁彬押解渠成德,那是个颇为富态的人,居然也是这般模样了。

朱祁钰借着说道:“朕打算让他去南衙,让这帮蠢货都看看,服用福禄三宝的下场,从顺天府至广州府,大明每一地都转转,让所有人看看!”

杀人还要诛心,朱祁钰向来如此。

于谦和胡濙对视了一样,陛下这算是不仁吗?

于谦和胡濙都认为不算是不仁。反而是天大的仁善,将解刳院的成果全国展示,让人都知道这福禄三宝的下场。

胡濙俯首说道:“陛下安心方能立命,何以安心?”

“《孟子》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

“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是所谓: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