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不可明说的人间阎罗驻跸两淮(第3/4页)

李贤一敲铜钟说道:“那就送乾清宫批复了。”

“散会!”

南衙戎政院做出了全面撤出两淮的决定,这个决定和建文三年七月,朱允炆全面撤出两淮的决定是一样的。

凤阳府还盘踞着凤阳卫和南京军,这两淮有一淮和南衙离心离德。

大皇帝的大军,还占了半淮,尤其是地理位置极为重要的徐州,已经在北衙的实际控制之下了。

南衙再守两淮,已经毫无意义。

随着这个决定下达,在凤阳府的徐承宗和宁远伯任礼之围解了,他们二人也赶赴了萧县,等待皇帝陛下来到徐州。

朱祁钰是在九月十一日这一天,来到了徐州,大驾玉轳至徐州城下。

于谦带领着徐州文武官员,来到了城外接驾。

于谦专门清理出了一片宅院,这批宅院大约有一百七十余间房,还有望楼、营堡等物,连成一片,在半个月的时间内,起了三丈高的内墙,定为行辕。

行辕依户部山而建,大约有八百多亩地,有半云亭,登高望远;有泰安殿,处理政务接见臣子;有桂叶池、方便陛下钓鱼。

锦衣卫已经把整个徐州行辕上下翻了个底朝天,挖地三尺,最终确定安全,陛下的车驾才从砀山而下。

朱祁钰没有骑马,而是坐在了辂车之上,从武宁门而入,至户山行辕门前,辕门打开,迎接陛下车驾入辕。

朱祁钰在泰安殿门前下了辂车。

不可明说的人间阎罗驻跸两淮,随时准备渡江平叛。

驾步司刘老七,改良辂车的“宀”形减震缓冲构件,确实极好,颠簸感自然还有,但是因为辂车车速本就不快,所以也不是很辛劳。

“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朱祁钰一下辂车,就听到了行礼的声音。

于谦带着军将和徐州地方各府州县官员跪成了一片。

朱祁钰看着这行辕,虽然看似民舍改造,但也颇为气派,徽派、冀派建筑风格融合,结构上大抵都是四合院。

朱祁钰甩了甩袖子说道:“平身。”

他到了徐州城并不忙碌,徐州的事物一应送去京师处置,他毕竟在亲征,自然是只处理军务。

徐州只有于谦在,石亨前往了宿州,石彪则顺着淮河向着海州(连云港)而去。

“朕已经收到了军报,淮东的战局基本已经尘埃落定,淮西战局则是由凤阳卫和南京军为主对吧。”朱祁钰看着堪舆图说道。

于谦俯首说道:“陛下圣明。”

局势已经非常明朗了,淮东由大明京营攻伐,淮西由凤阳卫和南京军在镇守。

朱祁钰看了许久的堪舆图说道:“务必保证运河沿岸的防务,若是出现大军惨败之事,我们也好有个退路……”

于谦看着堪舆图,认真想了片刻,俯首说道:“臣领旨。”

“魏国公徐承宗在萧县待命,请旨觐见。”于谦又说到了魏国公之事。

徐州泰安殿上,一片安静。

朱祁钰从兴安手中拿过两本奏疏说道:“于少保看看这个,朕再见魏国公吧。”

这是李宾言的奏疏,密州市舶司多了近千条商舶,这批商舶大多岁都是魏国公府的商船。

朱祁钰对魏国公徐承宗并不信任,严格来说,徐家擅长左右投机的样子,很像东汉末年的世家。

东安末年的各个世家都是多方下注,无论哪一方赢,世家都是赢家。

徐达病逝之后,徐辉祖和徐增寿两个兄弟,一个为朱允炆尽忠,在齐眉山打的燕府军节节败退。

另一个呢,为了给燕王朱棣送信,最终殒命。

最后一徐两公。

这次南衙叛乱,凤阳府始终没有任何的消息传出,直到徐州被大明军攻占,徐承宗终于有了动作,一只奇兵突围至宿州,最终联系上了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