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 初闻涕泪满衣裳(第4/4页)

是李贤不给他孙忠面子吗?

是他儿子推荐的这个人,实在是不学无术,最基本的经史子集都读错了不提,这个导向也有问题。

他们在造反,皇帝随时都有可能亲征!南衙不收税,连这草台班子都撑不下去!

南衙所耗靡费,不收税,怎么养大军和陛下对弈?

孙忠因为儿子在李贤面前丢了人。

李贤走出了会昌伯府,突然想到了当初陛下在文华殿议政,说许他们造反,必须交税的话,于少保奏对曰:「大明,没有他们造反的余地。」

大明哪有这群是势要豪右之家造反的舞台?

藩王造反,争的是道,比如燕府举的大旗就是兴文振武,太子府当初举得是兴文匽武,这是争道。

百姓造反,争的是命,无论是叶宗留起于阡陌,还是黄萧养起于零丁洋,还是湖广生苗起事,他们争的是命,有口粮就可以拼命。

这群势要豪右之家争的是什么?争的是利。

于少保早在当初就看透了他们,就跟蔡东攀一个模样,不学无术,不懂规矩。

李贤走了几步,忽然听到了街上传来了高喊声:“陛下亲征!延大运河而下!已至天津!”

“陛下亲征!延大运河而下!已至天津!”

李贤听闻此话,呆呆的站在街角,胸膛血气翻涌,鼻头一酸,眼泪立刻淌下来,他一肚子的委屈,在这一刻,突然如同阴雨数日,忽然放晴了一样。

他忽然理解了,当初杜甫写下那句:「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时的心境。

那种惊喜如同洪浪一样在胸膛流淌,一下子冲开了他心里那道郁结已久的闸口,心海波浪翻涌,喜不自禁。

李贤擦干了眼泪,深吸了口气,抿了抿嘴唇,他只盼着陛下能够早点打过来!

他已经有些撑不住了。

兵科给事中匆匆而来,终于找到了李贤,大声的喊道:“李阁老,靖远伯寻你去议徐州防务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