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 狗脚朕与齐王(第4/5页)

“……赖齐献武王奋扬灵武,克剪多难,重悬日月,更缀参辰,庙以扫除,国由再造,鸿勋巨业,无德而称。”

一番夸赞之后,高澄接旨,代父叩首谢恩,高隆之见状,稍稍避开,他自觉受不起高澄大礼,也认为元善见同样受不起。

宣读完高欢的身后哀荣,接下来自然是对高澄的封赏。

首先告知高澄此前的辞官请求通通不被允许,高隆之苦劝道:

“北地新定,国朝正值多事之秋,非大将军不能当此重任,还请大将军以天下黎庶为念,勿以私情而枉顾国事。”

一贯以公忠体国为使命的高澄,此番有心为父守孝,却也难以置天下百姓于不顾,可谓忠孝两难全。

经高隆之苦劝,终于决定舍小家,为大家,一如既往为大魏效忠,便也接过了高隆之递回来的辞官奏疏。

陪小高王演完这一段戏,高隆之便开始宣读元善见为高澄的封赏,即:

加授使持节、相国、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大行台、进位齐王,增邑十万户,假黄钺、赐九锡殊礼。

高澄闻罢,勃然大怒,他怒斥高隆之道:

“父王操劳一生,方有如此尊荣,澄又有何功劳,岂能窃居此位,这必定是你高隆之蛊惑天子所为。

“昔日父王待你不薄,澄亦不曾有负于你,为何今日却要陷我于不义!若非念及过往尊你为叔父,此刻我便要让人将你打杀!

“你回去转告陛下,此乱诏也,澄宁死不受!”

高隆之看着高澄正气凛然的模样,心道:你清高!你了不起!我可都是按照你的吩咐逼迫天子拟旨,这里边每一个字都是你自己拿的主意,别往我身上泼脏水。

不过侍奉高家父子十余年,也知道高欢、高澄对待自己人,宽容温和,只不过就这臭毛病,爱演!

高隆之赶紧一一细数起高澄过往功劳,说罢,再次劝说道:

“齐王之功,可与日月争辉,此天下万民、满朝文武所共望也,怎能说是德不配位。”

可高澄却执意不受,高隆之无奈,猜测高澄是想来个三辞三让,当年受封大将军时就玩过这一招,于是高隆之轻声道:

“大王可是要三辞?”

却见高澄悄悄用手势比了一个六。

好家伙!高隆之面色一苦,内心直呼好家伙!

当个齐王受殊礼都要六辞六让,等将来劝进,那还得了,到时候是九辞九让,还是十二辞十二让才能让小高王满意。

更别提别人辞让,每一辞都是要隔上几天,偏偏高澄既爱演,在这方面又是个急性子,六辞六让非要一天之内弄完,高隆之没办法,哪怕跑断腿也要配合他演上这一场。

谁叫自家小高王就爱来这一套,要是没过足戏瘾,指不定一连几天都瞧不见好脸色。

就这般,高隆之在渤海王府与宫城之间一连跑了五趟,回回被高澄赶出家门,骂他惑主,是要颠覆大魏社稷,如此殊荣不是人臣应该受的。

当高隆之颤巍着腿第六次来到渤海王府时,高澄终于松了口,答应下来。

高隆之长舒一口气的同时,高澄也得以在保留原有官职的同时,继承了高欢一切官爵,进位齐王。

在由高隆之交还往宫中的谢恩表中,高澄以高欢遗命为由,请求将十万食邑分赐督将。

元善见还能怎么办,他们高家就是这般无耻,先是逼自己增邑十万户,然后又故作清高不肯要,拿着这些食邑分赐将领,结果他们高家原本食邑一户不少,偏偏各地督将都要承他们的恩情。

最关键是,这还不是第一次这么干!

当年高欢初掌权时就曾用过,邀买人心,稳固统治而已,但这般赐予实利也确实有效,否则贺六浑临死之际,也不会特意交待高澄这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