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 狗脚朕与齐王(第3/5页)

其实早在出嫁前,她就知道高氏篡国是必然的事情,这些年之所以护着元善见,也是觉得亏欠了他,毕竟是自己与父兄血浓于水,哪怕再怎么偏向丈夫,他们也不会因此害了自己的性命。

却不曾想他们之间的冲突,已经悄无声息的走到了你死我活这一步。

也只能说高皇后是个妇人,不曾参与权力争夺,自古以来但凡傀儡天子与权臣之间的争斗,哪怕隔壁宇文泰与元宝炬这等少见的好搭档,等元宝炬身死,其嫡长子元钦继位后,因谋划夺权,不也被宇文泰毒杀。

而继任的元宝炬第四子元廓,在禅让后,亦遭宇文护杀害。

权力场上的密谋一旦败露,从来都是你死我活,如同高澄这般愿意愿意再给机会的,少之又少。

当然,高澄愿意放过自己的大舅子兼妹夫、后人眼中的CP搭档、诸多名场面的共同参与者元善见,但不代表他会放过参与此事的一众人等。

高氏的屠刀已然举起,无论如何总要见血,不然往后人人效仿,怂恿天子谋逆,他小高王以后还要不要过日子了。

无需审理,早已被捉拿的华山王元大器、淮南王元宣洪、济北王元徽、礼部郎中元瑾以及元善见亲信宦官大长秋卿刘思逸等人尽被押往阊阖门外行刑,由崔季舒监斩,高澄还特意命人将元善见带至宫城上观刑。

一同候斩的还有元大器等人府中男丁,至于女眷则被充为奴婢,发往蚕室劳作,免过一死。

午时方至,随着监斩官崔季舒下令道:

“时辰已到,行刑!”

刽子手们举刀斩下,无数人头落地,血流如注。

元善见八岁入宫,虽说被高氏圈养,但到底也没见过这样的血腥场面,看着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尸首分离,元善见吓得面无人色,嘴唇颤抖,浑身直哆嗦。

被王士良遣人送回宫城,元善见久久不能忘记那可怖场景。

如今地道被人填埋,党羽被人杀戮,哪怕元善见有心再度振作,也无人再敢与他同谋。

高澄不止让元善见观刑,更是将许多宗亲大臣唤来,以震慑宵小。

至于小高王自己,则早早回了渤海王府为高欢准备丧事。

如高隆之、孙腾、司马子如等一众留守洛阳的高欢旧友纷纷登门,含泪瞻仰高欢遗容的同时,也借机拜会新主。

众人离去的时候,高澄将高隆之留了下来,大家伙都知道,必然是要让高隆之入宫与元善见‘磋商’高欢的身后哀荣。

高隆之与高澄商议许久,才出渤海王府又匆匆入宫,请由元善见‘定夺’。

哪怕平日里,看见了高隆之,元善见都不敢说一个不字,更何况今天刚刚遭了惊吓,自然是乖巧答应对高欢的追封,以及高澄的封赏,毕竟高家父子领兵统一北方,有大功于国。

次日,即正月初五,清晨,开朝议。

其实也没什么好议的,大家都知道昨天就已经把封赏商量好了,今天只是走一个流程。

高澄依旧缺席,其实如今宫城已被清洗,如刘思逸等心向天子的不少宦官都已被处死,只是今天讨论的是对他与高欢的封赏,高澄不便出席。

况且他辞官了,没错,高澄以守孝为名请辞大将军、中书监、侍中、吏部尚书、领军将军等职,安心留在渤海王府为父亲高欢准备丧事。

很快,朝议便有了结果,高隆之作为使者,登门向高澄宣旨。

高欢的身后哀荣,一切皆如高澄与高隆之先前所议:

葬礼依照西汉大将军霍光、东汉东平王刘苍故事;

追赠假黄钺、使持节、相国、都督中外诸军事、齐王玺绂;

又授辒辌车、黄屋、左纛、前后羽葆、鼓吹、轻车、介士,兼备九锡殊礼。

由于贺六浑自称出自渤海高氏,渤海郡在战国时期属齐地;又在信都建义,亦是在齐地起家,同时齐国也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国,故而虽久在晋阳,却依旧以齐为王号,谥献武,即齐献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