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官心民心(第3/3页)

有远见的人,见儿子聪慧,也愿意勒紧裤腰带,供他们读书,以期改变命运。

纵使将来得不了功名,能够书书写写,总比大字不识的大老粗有出路。

各地校舍兴建后,州县官学因为还要等明年科举后才有生源,高澄着重关心蒙学的入学情况。

得到的反馈也让高澄感到欣慰:这高扒皮的恶名没有白担。

但也正是背着高扒皮的恶名搜刮佛道财物,却用来做兴修校舍,为孩童免去学费的善事,更让底层穷苦大众感激他的恩德。

这其中有没有听望司代他四处宣扬的原因,小高王持否定态度。

高澄开心的事情不止是文教大兴,还有大将军五铢钱因足重的特点,而被民众普遍接受。

你或许不喜欢大将军,但你必定喜爱大将军五铢钱。

高澄接下来两天,连续在洛阳周边巡视印刷厂与铸币厂。

将铸币厂的台子搭起来后,高隆之作为建设大魏的一块砖,也卸下了这个担子。

高澄倒也不是黑心地主,没有马上给他安排活,总要让高隆之休息几天,不然一个工科大牛,活生生被自己使唤得过劳死,损失可就大了。

关心高澄各项改革的不止有宇文泰,在晋阳含饴弄孙的高欢也在关注。

相比高澄操劳国事,高欢确实清闲得多。

将政务全部交托给高澄,自己专心领军,但说到底,最主要的工作还是恢复士气。

高欢近来身体好了一些,他时常现身,往晋阳大营转上几圈,同六镇乡人们谈笑,回忆诛讨尔朱氏以来,他们战无不胜的荣光,河西之败,只不过是意外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