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评议制度(第3/3页)

但是高澄也无法阻止他们寄送家书。

太昌六年(537年),四月初三。

三公九卿制度并废除的余波未平,受命主持变法维新的大将军高澄又有动作,他命人往河南、河北各处地方张贴布告,让天下人评议九品官人法,尤其是其中的中正制度。

明确告诫各地州县长官,不许以言归罪。

这一举动,也彻底引燃了寒门学子们多年来遭受不公待遇的委屈,他们迸发出极高的热情,不止在街头巷尾痛陈九品中正制的不公与弊端,更是往洛阳寄去书信,希望高澄能够听见他们的声音。

高澄暂时不知道各地州郡的态度,但是洛阳及周边已经吵翻了天,但大体而言还是抨击九品中正制的声音居多。

也是高澄为科举造势而掀起的这场大议论,其参与对象所决定,若仅局限于朝堂,毫无疑问,维护九品中正制,还是会占据主流。

当参与者不局限于既得利益者,反对的声音注定是要更大,毕竟既得利益者,终究是少数。

地方的舆论,尤其是最关心的河北舆论还未传回,但高澄这时候已经无心挂念政务。

四月十二,渤海王府。

撕心裂肺的惨叫声响彻后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