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第3/5页)

很奇怪,刘煦觉得自己之前忐忑不安,可听过卓思衡的话下定决心要竭尽全力保全自己和家人后反倒安定沉着许多,虽然这条路更难走更艰险。

看着太子这次的点头更有力度,卓思衡终于放心告诉他自己的打算:“殿下一直以来韬光养晦,其实是个性使然,而非心有谋算。眼下朝野形势晦暗不明,这样做也是歪打正着,刚好符合你父皇所期待的情况,他希望你稳固和优秀,却不拔萃和冒进,这样一个太子能够帮助他争取更多时间去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非过早将经历虚耗在无休止的议储风波之中。”卓思衡认为皇帝的这个做法非常正确,可能换做是他也会如此选择,但这种情况对于太子来说就不是好的消息了。

他这个位置仿佛就是随时要被适时出现之人取而代之一般才设立的。

“可我安分守己,也不能避免争端,之前那些人想借我的话攻讦卓侍诏你,不就是看准我身为太子,说错做错便是万劫不复……”太子心有戚戚道。

“是了,因为你的身份与常人不同,所以更多一份危险,但事情未必就像他们想得如此顺利,如今你我能在此处叙话……虽然是偷偷摸摸吧……但终究也是逃过一劫。可见天底下也有事在人为这一说。”卓思衡希望太子能了解形势,但又不为形势所囿,了解皇帝的看法非常重要,但也不能轻易为之左右,“时局凝滞,无需自我设限,殿下先做好一个哥哥、一个儿子足矣,化繁为简并非愚懦的表现,既然人人都觉得殿下谦和守礼,那便将此做至极致,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我明白了。”刘煦因改变而不安,但如果不要他去改变,他反倒能适之自然。

“我有三件事要与你约定,这三件事你一定要做到,这关乎我们今日谈话的最后结果,我不敢保证能让你登临大位,但却能在你做到此三件事后要咱们都平安顺遂度以待来日。”卓思衡耐心道,“但你务必先向我保证,你会信守诺言,竭尽全力的去尝试这三样。”

刘煦听过卓思衡前面的分析已是豁然开朗,别说三件,就是三十件他也恨不得立刻去做来证明自己,点头点得比方才快多了。

“好,咱们是君子之约,不需要盟誓不需要繁文缛节,只需要你将我的话牢记在心。”

“我定然信守!”

卓思衡收敛笑容,严肃道:“第一件事,你务必要好好读书,这是一切的前提。读书可以让人纵然在孤独时依然强大,静其心端其身,修养与知识会是你一生的助力。当然,这是长期的,短期内优秀本身也能让你成为一个好的榜样,想挑出榜样的错误是一件难事,因为这对于树立榜样的人来说,这也是在否定自己。”

“第二件事,我要你学会观察。你要去观察你的父皇,看他如何说话,通过他呈现出的态势来探知他如何思考。”

刘煦问道:“卓侍诏是要我学会揣度圣意么?”

卓思衡摇头:“你不需要揣度,拿捏人心并不难,一个人的思维模式不容易通过一件事暴露,但桩桩件件叠加在一起,总能总结出规律,这里面的规律是一个人的行事逻辑和内心准则。你需要知道你父皇的这两点,但不为了讨好和逢迎,而为了规避可能出现的障碍,并从中学到经验,积累自己的力量。”

“我总是不知道父皇如何想,这很难,但我愿意一试!”

“好,有殿下这句话,我也就放心了。”卓思衡微有笑意,却又立即收敛,这次的表情比之前都要更认真,“第三点,我要你拒绝即将到来的一个要求。”

“什么要求?”

“殿下到了东宫开府的年纪,也会有人给你筹谋婚事。这些都不重要,他们都是你必须面对的事情,但这其中会蕴藏一个危机。那就是东宫开府意味着你有自己的班底,你可以接受东宫,接受你父皇的赐婚,接受所有符合你身份地位的赏赐和恩典,但你必须拒绝东宫班底的存在,你要告诉你的父皇,如今国库处处都要用银子,若单独为你开辟僚属,无论银钱还是人力都过于耗费,你并不染指政事,仍在求学,实在不需要一团人围着你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