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第3/3页)

他们是帝王手中的刀,有时候也要做帝王身前的盾。

哪怕粉身碎骨,只要陛下能记得他们的忠心,他也觉得死而无憾。

可如今,陈太师之死才叫他发现,他所效忠的这位陛下,是没有心的,胸膛里装的全是冷血,阴毒。

哪怕为他做再多,再忠心,等他需要的时候,他也能毫不犹豫地推他们去死。

不管是他师父刘玉,还是陈太师,都死得满身骂名,唯有嘉佑帝自己依旧清白英明。

这样的帝王……可真是叫人寒心啊……

他无法不担忧,自己将来能否得到善终。

*

与陈旺有同样想法的,还有魏平光。

听到下人传来消息,陈太师一家处斩的今日,京中万人空巷,魏平光脸上不由露出了讥诮之色。

所谓的陈太师勾结翰林伪造国书!

哪怕嘉佑帝给的供词里头写了合理的解释,说陈太师是因为参与了潘家城墙案,被北戎奸细拿到了把柄,不得不听从北戎人的吩咐,看起来合情合理,让朝中许多大臣与底层的士兵百姓们都信了。

但他还是觉得这完全是在把满朝文武当傻子耍。

伪造国书,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基本上是铁定会暴露的。一旦暴露,便是如今这般死路一条。

相比之下,潘家城墙案已经了结,但凡嘉佑帝想,便一定能将陈家摘出去。

哪条生路哪条死路如此明显,陈太师是疯了才会受北戎胁迫。

更何况,当初陈太师还是秘密前往清河前线,完全不跟朝中商议便擅自与北戎定下了停战国书,两方谈妥后,更是嘉佑帝亲自下旨命令清河战线的禁军边军不许再进攻追击,沿途守军也必须直接对北戎大军放行。

若没有嘉佑帝授意指派和暗中支持,十个陈太师也做不到如此地步。

想起几个月前,京城被围时,明明是嘉佑帝授意他力主和谈,以及前往前线与戎族联军谈判,民间的骂声却全是冲着他来的。

人人都说奸相卖国,力主和谈,是千古罪人,却是很少人波及嘉佑帝这个皇帝。

很明显,陈太师只是步了他的后尘而已。

只是他比陈太师运气好些,还能迎来真相大白的时候,戎族撤军后,大家都知道是因为城墙出了问题才不得不和谈,他也就找回了清白的名声。

可上次运气好,下一次还会这么好运吗?

嘉佑帝如此做派,他真的不敢想,到底什么时候自己会成为下一个陈太师。

更可悲的是,哪怕陈太师满门抄斩,身后名遗臭万年,也丝毫不会对嘉佑帝产生影响,这天下最不缺想给九五之尊当爪牙的人。

陈家与袁家倒下了,郑家不就填上了袁家的位置么。

剩下一个太师之位,也是吊着其余人的好饵料。不怕没人为之拼命。

想到这些,魏平光头一次觉得前路无光。

即使身为右相,他与自己的家族也依然随时会陷入疾风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