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第4/4页)

在原有的营房基础上,至少要再修可供三千人居住的房子,每间住二十人的大通铺,那也是一百五十间,在这个时代是个大工程,并非一时半会儿能完成的。

除此以外,还得打井,修瞭望楼,围栅栏,哪怕人手多,两三个月也很难完成。

三千人不可能都用来建营地,那是大材小用。

心里大体有了规划后,李洵便将三营的营指挥使林乐庆给叫来了。

他给林乐庆派了两个任务,第一是让他将郡王府的护卫营,留下两百拱卫王府,其余全部迁移到东郊的一块荒原上暂时扎营。

此外,还吩咐道:

“你去向三个护卫营传令,七天后,王府内的两千多护卫将进行集中考核。最末等的五十个小队,降为厢兵,负责修建营房等日常杂务。三个月后会再次进行考核,若依旧在最后五十名,则降低军饷和一应待遇。”

赶路一个多月,护卫营众人在路上都较为松散,在剿匪前,必须得先给他们紧紧皮。

这七天,就是给他们临时抱佛脚,加紧训练的机会。

消息传达到护卫营里,顿时引起一片哀嚎。

赶路一个多月,谁还记得起训练的事情。可郡王已经下令,到时候就真的会有五十个队降为厢兵。

做了厢兵,日常被杂务占据,根本没那么多时间训练,等到下一轮考核的时候,必然会落后。到时候,可就是真的要降低待遇了。

如今的待遇这么好,谁愿意被降低呢。

不管是队长还是队员们,都紧张起来,赶紧组织展开阵法训练与口令配合。

郡王说了,他们是一个团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平日必须尤其注重阵法配合,提高团体作战能力才是致胜的关键。

而都头们也一样紧张,他们现在脑袋上大多有个代字,万一到时候自家都里出了最后五十名的小队,影响自己的政绩可就不美了。于是也赶紧督促整个都进行训练。

一时间,三个护卫营的兵丁们都各自找了空地,热火朝天地训练起来。

*

七天时间很快一晃而过。

期间,李洵画好了庄子上的营地规划图。

而伍汲这个善于表现的家伙,为了让郡王实时知晓他的工作进度,也将第一个匪窝的情报传了回来。

这一窝匪徒共有两百多人,兵强马壮,占据着郡城东南方向的一座山头,时常侵扰附近的村庄甚至小镇,杀人抢劫绑架,无恶不作,让周围的百姓苦不堪言。

除此之外,他们还时常打劫南边银泰郡过来的商道,所有过路的商队都要向他们交保护费。

这批山贼,人数不算多,但手中的财富却不少,而且有马上作战经验,却也不算过分强悍,很适合给他手下那些绝大多数还没见过血的步兵们练手。

他们在这北疆大地上,总有一天是要直面北戎铁骑的,那么,便先从这些马贼开始熟悉,让他们慢慢克服对马上敌人的恐惧,逐渐树立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