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第2/8页)

等这顿饭吃完,赵大人已经乐得找不到北。

因为纪大人一来,就是跟他说好消息。

这好消息就是帮他扩大羊肉的销路!

卖到汴京去!

怎么卖?

怎么运?

那么远的距离,太难了。

纪炀只笑:“这些路程对我们来说十分艰难,对那些豪门大户来说,左右不过费些精力的。”

汴京城内多少豪门世家,为了喜欢的一口吃食,自然可以派家中下人不远万里来寻。

那些想要投机的商贩,也不会错过这么好的机会。

所以他们不主动过去售卖,让他们自己过来运!

那你说让他们来?

他们就来吗?

纪炀直接道:“三月份的京都趣闻,会连载一个关于羊肉的小故事,到时候你就看看情况吧。”

别忘了,他手握汴京的话语权之一,汴京最厉害的两个报纸之一,京都趣闻!

京都趣闻里面可是有专门的广告版面。

他就把小故事放到广告版面里面,什么?怎么不写成软广,插播到小说页面?

那不是欺骗消费者吗!

纪炀早早规定,如果是广告的话,要提前注明是商家的消息,不能把真消息跟假消息掺和到一起。

套路中透露出那么点真诚。

他是办报纸,但不是无良媒体啊。

再说,广告放到连载话本的页面,时间长了,那质量自然会下降,还会让读者每每都会担心,自己看小说会不会落入什么陷阱,那多没意思。

所以,纪炀的打算是,在京都趣闻广告页面上登一个有趣的美食故事,再附上羊肉的几个食谱。

看广告等于看故事,看故事还送食谱!

保证他家广告是最吸引人的!

而这个故事,其实也并非现编,而是跟文饶县,太新县的真实故事有关。

就是太新县如今的捕头那轩老爹,那老爹的真实经历。

那老爹是最早跟着纪炀他们开辟农场的人,他之前是古博城百姓,早些年带着家人到灌江府生活。

没想到古博城回归,他又能回古博城看看之前的亲人。

其中有文饶县的羊肉做纽带,用从小养羊到如今年老开辟牧场为主线,讲述一个边关人的一生。

里面还绘声绘色讲了岁月变迁,如实描述那羊肉有多好吃。

这点可没骗人。

灌江府的羊肉确实味道极好。

在凉西州都是有些名气的,如今他们这的羊肉,大部分客户就是凉西州那边。

有周围地方做保证,也证明他们此地羊肉有多优质。

在文章最下面,放着手抓羊肉饭跟羊肉串,还有孜然羊肉的做法。

里面有些香料比较难买。

没关系,关外有卖的,开关市的时候,我们这里也可以帮忙购买!

还有一种果肉烤羊的方法,加了甜滋滋的果肉一起炙烤,果子好吃,肉也香甜。

这样的果子,他们灌江府太新县就种!

如果不是太有煽动意思,纪炀都想加一句,您吃的一块羊肉!就是边关的城墙上的一小块砖石!

夸张了夸张了。

这样的噱头一时可行,长久下来,还是保证产品质量为佳。

他们做的又不是一锤子买卖,只有把控好质量,才会让这个地方的羊肉经久不衰。

不管以后这里的知府是谁,不管是什么朝代,东西好,那就会让这个地方的百姓世世代代受益。

内里的事根本不用说。

文饶县赵大人只知道那是京都趣闻!

还是知府大人亲手操刀。

不管是京都趣闻的火爆程度,还是纪炀的本事,赵大人佩服的五体投地,在那上面打广告!肯定没问题!

他只用好好养羊,等着各路商贩前来购买!

如今他对羊的了解,那已经深入骨髓,随便来只羊,他看看屁股看看牙齿摸摸蹄子,就能看出是否健康,肉质肥不肥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