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第4/5页)

除此之外,还开了家布料铺,早点铺,更有一家点心铺子准备开门,再有两个铺子在装修,不知道准备开什么店。

看起来以后他们想要日常东西,也不必去隔壁常华县,扶江县都有!

县城的街道也在铺路,看样子直接铺碎石跟石板,现在这里都热闹起来,等到全都铺好,估计大家没事就会过来赶集吧?

滕显逛了一圈,还发现在附近盖房子的人家越来越多,估计很快能形成民居,这都是一个城市发展起来的征兆。

怪不得纪炀那么忙,估计还要规划这些房屋怎么建造。

不仅如此,纪炀还请工匠再挖几个化粪池跟垃圾池,城里人一多,排水排污都是问题。

现在不规划好,以后再着手治理就难了。

他这边忙到脚不沾地,常华县码头迎来一个近六十的老者,他头发花白,但精神不错,衣服干净整洁,料子虽不错,但不算奢华,看着应该是大家的掌柜账房一类人物。

他指挥人抬起箱子,在码头雇了两辆车,竟然没歇歇脚,直接带着下面人往扶江县方向走。

从常华县到扶江县的官道,还有人在聊这官道怎么修成的。

全靠他们知县大人舌灿莲花,更依赖他的本事。

老者听此,笑着让说话的人一起坐上牛车:“我也是去扶江县的,正好顺路,就一起坐车吧。”

说话的人见他家车子确实宽松,抱抱拳坐下:“其实我并非扶江县的人,而是常华县的菜贩,我家娘子才是扶江县的人。这次过去是看看他们菜长得怎么样,我好预定啊。”

这人要是来到纪炀面前,纪炀也是认识的,他名叫裘冬欣,当初扶江县还没种出优质白菜的时候,他看在娘子的面子上,辛苦一趟跑来收菜。

之后纪炀来了,他们这所有粮食都变得优质,裘冬欣更愿意过来收购。

谁让扶江县的菜最好卖,价格最高。

他之前是看在娘子的面子,现在则变成有他家娘子,他才能收到那边的菜!

扶江县每季的菜还没种出,都有多少菜贩子等着买。

特别扶江县跟潞州城的路修好,潞州的菜贩酒楼还直接找过去,他这生意全靠娘子才行!

当然,也靠扶江县知道,他一口一个知县大人,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才是纪炀治下百姓。

说了这么多,裘冬欣不好意思道:“我这人话多,实在不好意思,没烦到您吧?”

老者虽严肃,此时眼神却带了笑意:“不妨事,我爱听这些,还有吗?”

旁边有个小厮不敢置信地嘟囔句:“这是咱家少爷吗?不会是同名同姓的人吧?”

这声音虽低,但被耳聪目明的菜贩裘冬欣听个清楚。

裘冬欣又想到常华县的传言,再看看这家仆人的衣裳都格外好,难道说?传言是真的?

老者看了小厮一眼,见他缩了缩脖子,又见还有外人,还是没说什么。

裘冬欣倒是闭嘴了。

若真的是伯爵家,那他现在都开始坐立难安。

想到之前跟纪知县说话,知县大人和颜悦色的,丝毫大官贵族的傲慢。

他怎么都觉得不好意思啊。

好在这段路并不长,裘冬欣赶紧致谢离开,去他老丈人马家问问情况。

老者,也就是王伯等人则直接去县城衙门。

进到县城的时候,各处要么在做葫芦器皿,要么在讨论香粉作坊,还有说化肥怎么用既省东西效果又好的。

而衙门门前也十分热闹,好像根本不怕衙门,路过的时候,还会跟门口路过的捕快打招呼。

百姓们,竟然不怕捕快?

还不怕衙门?

这地方也没有汴京说的那么穷,那么人少?

王伯整理了衣衫,这才想从侧门叩门,但门口的副捕头卫蓝早看到他们了,上前便道:“你们何许人也,不像扶江县人,来这里做买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