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如此兄弟(第3/6页)

封王以前只是贝子。王爵既除,他就只剩下贝子这个四等爵位。[11]就连这个爵位,雍正也在四年(公元1726年)予以革去。直到乾隆即位以后,允才从软禁地被放出。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被封为辅国公;十二年(公元1747年),晋封贝勒;十三年(公元1748年),封恂郡王。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大将军王,其显赫威风也不过昙花一现。

被削去王爵后,便被派到遵化去为康熙守陵。这一去就是十三年,实际上是被软禁在那里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允是雍正的同母兄弟,又是他的死对头,杀不得也用不得。杀了他,舆论上通不过,太后那里也不好交代;用他吧,他又只会捣乱,决不肯合作的。把他留在京城闲置,也不行。他嗣位的呼声那么高,难免会有人向他靠拢,给他献策,为他奔走,帮他出头,没准真弄出个“在野党”来。所以最好的办法,是把他打发到景陵(康熙之陵)去,与世隔绝,想闹也闹不起来。

被打发到遵化,允禟则被打发到西北。雍正一向看不起允禟,说他“文才武略,一无可取”。康熙似乎也不很喜欢他,让他一直熬到二十六周岁才封了个贝子,而他的同母哥哥允祺十七岁就封了贝勒。允禟封贝子时,允祺又封了亲王,比允禟高两级。允祺、允禟虽一母所生,性格做派却不一样。允祺淳厚善良,深得康熙喜爱;允禟却很不安分,是允禩集团的一员干将,一贯上蹿下跳,惹是生非,雍正当然容不得他。他的生母是宜妃郭络罗氏(即电视连续剧《康熙微服私访记》中邓婕扮演的那个角色),也是恃宠骄横。康熙去世时,宜妃坐在软榻上直奔灵堂,竟跑在德妃(雍正生母)的前面,雍正当时就不高兴。后来她见了雍正,还不识时务,竟在嗣皇帝面前摆母妃架子,雍正更不高兴。由此想到,宜妃地位尊贵,在宗室中有一定威望,如果母子联手,造起乱来,也是不好收拾的。

于是雍正便双管齐下,左右开弓,将这母子二人一起打击。十二月初三(康熙去世二十二天后),雍正随便找了几个岔子,将宜妃的三个贴身太监重重治罪:张起用发往土儿鲁耕种,李尽忠发往云南当苦差,何玉柱发配给边地穷当兵的为奴。这当然是打狗给主人脸色看。同月,又命令允禟到西北大营,军前效力。允禟请求过了父皇百日再走,雍正不准,逼他上路。允禟到西北后,又被安排在大通(今青海省大通县东南)。孤城一座,兵士若干,名为保护,实则监视。这样熬到二年(公元1724年)二月,允禟终于被宗人府参了一本,说他“抗违军法,肆行边地”,应予革去贝子爵位。他的处境,其实已和充军无异。

雍正对允䄉也毫不留情。元年(公元1723年),喀尔喀蒙古(即外蒙古)宗教领袖哲布尊丹巴胡土克图到北京拜谒康熙灵堂,不久病死。哲布尊丹巴是黄教(藏传佛教)四大活佛之一,与其他三大活佛分掌一区教务。达赖掌前藏,班禅掌后藏,哲布尊丹巴掌漠北(外蒙古),章嘉掌漠南(内蒙古),均直辖于清廷。这样一位政教合一的民族领袖病故在京,当然要派一位王爷去送行,雍正便派了允䄉。允䄉不去,说是没钱买马。及至出发,走到张家口就不走了。雍正见此光景,便把这个难题交给总理王大臣允禩,命其议处。允禩建议勒令允䄉继续前进,并责罚不行劝阻的长史额尔金。雍正却说,允䄉不想去,何必非要他去?额尔金的话他原本不听,责罚又有什么用?允禩没有办法,只好硬着头皮奏请革去允䄉王爵。雍正这回当然“照准”。于是允䄉便被革去郡王世爵,调回京师拘禁,又查抄了他的家产,共得金银六十多万两,金银器皿和土地房屋还不在此数之内。不过此公获罪虽早,却也因祸得福。变成了“死狗”,雍正不再下毒手整他了。所以他一直活到雍正去世,又被乾隆放出,封为辅国公,直到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