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缘起(第3/8页)

外人不知,以为他也是去烧香的,还道这位丞相家的公子一心向佛。

马车抵达缘木寺前,一个面目清秀的小和尚提着灯笼已在等候,见他到了,连忙引入后院,边走边道:“鹤公一路辛苦了,这边出了点事情……”

“怎么了?”

小和尚支支吾吾:“我师父……病、病了,起不了床。”

“什么病?”

小和尚摇头:“不知道……他说休息几天就会好。但鹤公不用担心,您的这顿斋饭是早就许下的,不能让您白跑一趟,所以,请了其他人来做……”

话音未落,风小雅已道:“停。调头,下山。”

小和尚大惊:“鹤公怎么了?”

风小雅淡漠得略显傲慢的声音从马车里传了出来:“我只为无牙大师的素斋而来,其他人,不配让我如此舟车劳顿地赶来吃。”

小和尚很是尴尬,想拦,却又不敢拦。

孟不离和焦不弃向来是主人吩咐什么立刻就照做的,当即调转车轮往回走。

刚走几步,空中就传来了一缕奇香。

那香味散散淡淡,却又能真真切切地闻到。

焦不弃不由自主地停下了驱车的手,吸吸鼻子道:“好香!”

身后,他们本来要去的厢房起了一阵响声,一双素手伸出来,将四扇纱窗一一打开。

袖白如雪,手莹如玉。

孟不离和焦不弃彼此使了个眼色——女人!很好,这下子公子估计不走了。

伴随着窗子的开启,香味渐浓,沁入心脾,令人食欲大动。不同于寻常食物的香气那么油腻酱稠,这香味是冷的,带着些许甜柔,还有点奶味。

风小雅在车中也闻到了这味道,果然好奇:“停车。”

孟不离和焦不弃又将车调回去,来到厢房前。

这时,厢房的门吱呀一声开了,一个穿着月白僧衣的姑娘出现在门内。她虽然穿了僧侣的衣服,却留了一头乌黑长发,肌肤素白,眉目清浅,周身如照月华。

——就像从经文旁香炉的烟雾中走出来一般。

风小雅通过车窗看见了她,手中把玩着的一串佛珠就那么松落到了膝上。

僧衣女子躬身行了一礼,用跟烟雾一样飘渺柔弱的声音道:“素斋已备好,请公子入座。”

小和尚连忙道:“鹤公,这位就是小僧临时找来为你做素斋的秋姜姑娘。她的厨艺也很不错,您且试一下吧。您要就这么走了,师父知道了会怪小僧的。”

风小雅的目光像是粘在了秋姜身上,再也听不到其他声音。

他久久地盯着她,一言不发,一动不动。

小和尚等了又等,还是没见回应,有些尴尬。

而秋姜也似等得不安,疑惑地抬起眼睛,望向车窗中的风小雅。

唔……此人就是鼎鼎大名的鹤公啊。

燕国第一宠臣,确实是个特别的人。

最特别的是他的眼神。

他静静地看着她,眼神专注而阴郁,带着某种古怪却又诱人的倦意,像块将碎未碎的冷玉,让她很想……快点敲碎!

秋姜眸光微转,垂下眼睫,遮住了心中的欲念。

而孟不离和焦不弃双双下马,将车壁上的扣环打开,把一侧车壁放了下来支成了临时的几案。

焦不弃吩咐秋姜道:“那就上菜吧。把菜都端到这来。”

“这里?”秋姜有些好奇地打量这辆别具一格的马车。

小和尚却是见惯了的,闻言忙进屋把斋菜端了出来。

以往,无牙大师都是做够一百零八道斋菜的,寓意佛经中的一百零八种苦恼,吃了就等于是把那一百零八种苦恼全部咽了、化了、舍了、忘了。

而这一次,秋姜却只做了六道菜。

六道一眼望去,看不出是什么的菜。

第一道,是一碗羹汤,浅碧色的汤汁上,飘着一片苇叶,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风小雅看着这道汤,却像是看见了十分有趣的东西一般,难得地眼神微热:“一苇渡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