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古诗十九首·其一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这首诗的主题,就是古人说的“去国怀乡”。什么叫“去国怀乡”?从前这个“国”和我们今天的意思不同,那时候一个城市就叫“国”,离开了你自己生长的故乡、故城,就叫“去国”。去国之后对故乡、故城的怀念、回忆的心情和思绪,就叫“去国怀乡”。这是中国诗歌中一个永恒的主题。

诗歌一开始的“行行重行行”,是行路人(也就是诗人自己)的感慨。“行”的古文字形就是画的一个十字路,意思就是要在路上走,“行”就是走。在那个时候,不管是什么原因出行,外出去做官也好,被贬了官派往外地也好,或者是带兵外出打仗也好,都要靠走路。“重”者,再一次也。“行行重行行”,就是走啊走啊,走了又走,走不完的长路!那时候不像我们今天出行,开起汽车就跑,已经很难有这种体会,也就很难产生这样的感慨了。

[宋]米芾 《远岫晴云图》

他在怎么走呢?“与君生别离”。“君”就是“你”。诗歌像戏剧一样,也是有角色的。前一句“行行重行行”,是一个人在走,走着走着他回过头来,对一个留在远方的人说“我和你生别离了”,这第二个人物就出现了。那么,这两个人是什么关系呢?这就有了悬念,有了戏剧性了。我们往下读,慢慢就会明白。

什么叫“生别离“?《诗经》里面有“别”,也有“离”,但都是单独出现,没有“别离”这个词。“别离”就是“别”,也就是“离”,这是《诗经》以后,由语音变化而出现的一个新词,一个偏义复词,就是一个音拖长了,再用一个字来表示那个被拖长了的尾音。不能把两个字扯开来分别讲。古人认为有两种别离,一种是人死了,永远也回不来,这叫“死别离”;还有一种是被活生生地分开,再也见不到了,就叫“生别离”。杜甫想念流放中的李白,就写的是“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可见到唐朝的时候都还在使用这两个概念。

诗人这一走,已经走得太远,很远很远了都还在走:“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涯”要读作“yí”。)这个“万余里”,是诗学上的距离表达,“很远很远之外”的意思,绝对不是数学上的一万多里,那样机械的理解就很可笑了,就是不懂诗歌的特点了。“各在天一涯”,就是指天各一方。古人认为“苍天如圆盖,大地如棋局”,在天圆地方的结合部,好像圆形的锅盖和方形的棋盘的边缘相连的地方,就叫“天涯”,也叫“地角”。这两句是说我们分开得太远,就像分隔在天地的两个边沿一样。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阻”者堵塞也,原来这条路不仅很长很远,沿途还有很多阻塞和障碍。为什么呢?因为那是战乱年代,沿路很多地方都不能通行,关卡啦,战场啦,各种禁区啦,都是“阻”。下面的“安可知”,是“怎么可能知道”的意思,就是说我们隔了这么远,沿途又有这么多阻碍,不晓得这一分别后,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再见面呢?这样,两个人的关系就出来了:他们本来应该是还要见面的,是不应该一旦分别就再不相聚的关系。那么,究竟是什么关系?我们还要等一下。诗是不能一下子把话说尽的,要慢慢展开,让人去寻味、去揣摩,才有绵长的诗意。古诗十九首的另一种版本,这一句是“会面安可期”,期待、期盼之意,和“安可知”的意思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