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第4/5页)

“臣也一样!臣只是摄于刘三吾淫威,不敢辩驳!请陛下治臣包庇之罪!臣愿意以死谢罪!”

“请陛下杀了臣,满门抄斩都行!千万不要牵连邻里!他们是无辜的!”

“陛下,太子殿下,求求你,求求你们!”

“臣愿意将功赎罪!刘三吾并非幕后之人!臣有证据!”

“刘三吾,不要执迷不悟!你也是被胁迫的,难道你不恨吗!我恨!我要和他们拼个鱼死网破,同归于尽!”……

考官们闹哄哄一片,居然全部认罪。

从朱标说明南北榜案是南北党争的前兆开始,他们心中就开始动摇。

许多人真的只是冤枉,只是怕此事定为科举舞弊所以咬死不认罪,奢望皇帝能顾忌名声,法不责众;还有人虽然知道此事、参与此事,但并未想的那么深刻,只以为是为南人谋好处。

朱标将他们与站在岳飞和辛弃疾对立面的南宋大臣并列,他们心就动摇了。

当顶在前面的刘三吾,被朱标一幅字一封信击溃了“道德完人”“当世大儒”的金身,民间和后世对刘三吾的评价也会波及他们。他们再无可能留下清白名声。

再加上朱标在他们家乡立碑,还把他们的族人全部赶回家乡监禁这一残忍惩罚,他们彻底怕了。

比被处死还害怕!他们根本无法想象,自己的族人被囚禁在乡间时,愤怒的乡人会对他们做什么!

满朝文武和在场举子呆愣地看着这一幕,看着仍旧满脸清浅笑容的太子朱标,形同痴傻。

寒意爬上了他们的脊背,让他们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朱元璋只是毁灭他们的身体,朱标却是能精准地看清他们连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真正意图,然后将这真正意图连同他们最在乎的东西一同碾碎。

轻轻松松碾碎。

朱标就像是一个魔鬼,凡人内心深处的欲望在他心中眼中无所遁形。

只要他想,他就能轻松把这些丑陋的欲望从人的心底揪出来,摊开在阳光下给所有人看,让世人眼中完美的道德完人变成道貌岸然的伪君子,被世人唾弃,失去所有立足之地。

大明的太子,比大明的皇帝可怕太多!

“我……罪臣……认罪……”刘三吾终于低下了头。他低下头的模样,就像是脖子被折断了一样,“罪臣请求将功赎罪……”

“嗯。爹,处理的事交给你了。”朱标活动了一下肩膀,就像是一只伸懒腰的大猫,“既然举子们的试卷被烧了,那就全部录取吧,算是朝廷补偿他们。反正我们官员缺口多。”

这群举子经过这次同仇敌忾,精神面貌和思想高度肯定都会发生极大变化,一定会成为好苗子。至于学识,能考上举人的都不会太差,不足的东西可以培训时补。

“我先教他们几个月,然后重新考试定名次。唉,我又要养他们好几个月了。三千人啊!我这个大明太子难道是战国四公子中第五位公子吗!养了三千门客?!”朱标一愣,突然暴躁。

本来心中又愤怒又畅快的朱元璋,被儿子的话弄得一愣:“啊?这……让国库出!”

朱标毫不客气地白了朱元璋一眼:“别了。国库要是空了,不还是我赚钱补?”

户部官员虽然知道自己不该笑,但还是尴尬地笑了。

嗯,确实如此。

大明自建国后天灾仍旧不断,各地减免税收和赈济百姓的钱都是朱标指挥着皇商赚取,以及朱标管理的海上贸易的商税支撑。

以前他们老担心朱知省功高盖主。现在……现在他们挺心疼太子殿下。

皇上从打天下到治天下都靠太子赚钱养,让他们总是忍不住生出一种,“有这样的儿子我上我也行”的错觉。

当然,冷静后他们都知道这是错觉。像皇上这样从太子幼年时就全心全意信任太子,让太子全力施展能力的父亲,估计世上独一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