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去国外买粮补窟窿(第3/5页)

朱元璋半点没有吓到朱标的愧疚,反而得意大笑:“能把你吓一跳也不错。”

朱标和朱元璋随意唠叨了几句,对下方坐着的人道:“我会和陛下说明这件事。”

跟随了朱标几年,刘琏已经不是那个初出茅庐、纸上谈兵的愣头青。他已经被朱标说服,但仍旧很担心:“朝中多庸碌,他们不会明白知省你的劳苦用心。如果他们弹劾你资助外国,皇上远在庙堂之高,听之信之怎么办?”

朱元璋立刻横眉道:“放屁!朝中的确很多庸碌,但皇上才不会听之信之!”

还躲在门外的刘基忍不住了,一把推开半合上的门,大步跨进屋:“竖子!你说朝中谁是庸碌?!”

刘琏虽然有点受惊,但丝毫不惧:“我说朝中多庸碌,又没说都是庸碌。父亲你为何会难堪?”

刘琏这铁头娃的表情明明白白写着,“此地无银三百两”“石砸狗叫”,父亲你是不是恼羞成怒不打自招?

刘基当即就想给自家长子两拳头,让他知道儒家最大的美德是孝顺。

“好了好了,等会儿你关上门揍儿子,别打岔。”朱元璋按下刘基,“标儿,你继续说。”

刘基瞪了自家不孝子一眼,坐到了朱元璋斜下方,道:“我和朱将军本来猜测北直隶可能缺粮,特意来询问标儿你的意见,看你最低限度需要多少粮食。”

“那我是不是该先把粮食收着?”朱标开了个玩笑,然后道,“算了,还是给其他人留着吧。特别是英哥那里,他估计还有仗要打。”

朱元璋疑惑:“他不是说云南的土司很配合吗?”

“脑袋挂在了竿子上,确实就很配合了。”朱标笑道,“云南土司治下的百姓想要过好日子,偷偷给明军带路。没了对地形熟悉的便利,那些土司才像瓮中之鳖。但云南最大的问题不是云贵的土司,而是大越和麓川。”

朱标见在场人几乎表情都很迷茫,心中叹了口气,将自己搜集到的讯息告知众人。

大越国统治范围接近越南,如今国王姓陈,称“陈朝”,自建国以来就野心勃勃扩张。陈国主先用嫁妹妹的方式,拿走了占城国部分土地;后又杀占城国王,吞并占城国。

占城国是元朝附属国,元朝对大越国出兵,一度打到了大越国内。但因为元军地形不熟,体质也不适合热带作战,被大越国打退。后来还是占城国自己反抗大越国成功。

麓川平缅宣慰使司是后世缅甸北部到云南瑞丽这一片区域。元朝虽然在这里置行政治所,但因为土司自制制度,麓川王也热爱扩张,几乎脱离了元朝的控制。

因为元朝按着中原王朝揍,而大越和麓川都有战胜元军的战绩,所以他们对中原王朝毫无畏惧感,多次试图朝华夏扩张。

麓川虽然慑于陈英的火器攻势已经投降,但他们离云南腹地较远,投降后一直保持着自己的土司自治,并未融入云南的屯田和改制。

朱标推断,麓川迟早要反。

而大越……朱标隐约记得,大越后来被永乐帝灭了,并立了宣慰使司。只是后人不争气,不知道这片国土的重要性,不会治理,又打不过,就把这片国土丢了。

明太祖令后世最大诟病的祖训之一,就是“不征”,好像举起双手挨打似的。其实明太祖的“不征”其实是“不开第一枪”的意思,别人不打我,我也不打他们。

朱棣身为篡位者,很重视祖训。他既然敢把大越灭了,显然大越先对大明动刀子。

永乐帝时大越国就会攻打大明,那就是不久后了。朱标绝对能活着看到这一幕。所以他怎会不先让自家英哥多加防范?

听了朱标的解释后,众人先不以为意。

在他们看来,周围小国再怎么蹦跶,也如隔靴搔痒,不会对大明造成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