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长期和短期的策略(第3/4页)

朱文正黑线:“喂喂标儿,你该不会已经想好怎么做,就是在考我们吧?”

陈标举起双手,做投降状:“我一个人就算想到了什么,也需要听你们的意见,才不是考你们。你不认为,我一个人冥思苦想,比你们提出建议,我来挑刺效率更高吗?”

四人:“……”

常遇春突然有种大逆不道的想法。

陈标果然是主公的亲儿子!

朱文正已经气得捏拳头。

陈标躲到陈英身后,理直气壮道:“再说了,动脑子的是忠哥英哥和常叔叔,放弃思考的正哥没资格说我。”

“呸!”朱文正道,“谁说我放弃思考!我也想到了解决办法!”

陈标不屑道:“你那脑子能想到什么办法?”

朱文正冷笑:“你们在这说一堆未来的事,和解决北平现在的困境有关系吗?我这办法,立刻就能解决北平即将遭遇骚扰的困境!”

陈标继续不屑:“真的?我不信。”

朱文正道:“不就是做贼吗?谁不会啊。我们北平不是收留了许多不肯回草原的贫困蒙古兵?他们一定知道蒙古人过冬希望窝在什么地方。我带一支兵去抢他们,不杀人,就抢牛羊,能赶的就赶回来,不能赶就立刻吃掉或者做成肉干毛皮,把牧民往北边赶。”

朱文正如此残暴不道德的做法让陈标立刻皱紧了眉头。

但随即,他道:“可以。我给你筹集钱粮。但我顶多只能供应一千轻骑十日的粮草。”

朱文正道:“十日就够了。把牧民赶向北边,一定能引起他们骚乱。至少今明两年,他们没空来劫掠我们。可惜,这法子只能用一次。”

朱文正此策,是打不认为大明也会“打边草”的蒙古贵族一个措手不及。

当第一次策略奏效之后,他们就会在北平附近安插探子,只要有这个迹象,牧民们就会离开“十日”这个北平骑兵能活动的势力范围。

以牧民们对草原的熟悉,北平骑兵就要次次扑空了。

至于拔掉探子,那也不可能。骑兵出击,后勤准备需要调动许多人力物力,只要住在北平城附近,有眼睛就能看到。

在所有人都在思索如何彻底解决草原问题的时候,朱文正凭他将帅的直觉,直接提出了解决当下问题的办法,让李文忠和陈英都有些挫败。

常遇春对朱文正刮目相看。

看来主公捧自己的亲侄子并不是硬捧,朱文正确实是个名将胚子。

陈标和朱文正在北平都有“先斩后奏”之权。只要陈标自己能筹集足够的粮草,就不需要先向应天打报告。

陈标立刻调集钱粮,朱文正清点骑兵,对外宣称“支援”甘肃和山西剿灭落草为寇的残元溃兵。

在一个大晴日,朱文正领着一千轻骑兵离开北平城。

这之后,就是草原牧民的噩梦时刻。

越靠近400mm降水线,草原生长情况越好,水草最丰茂,最适合过冬。因草原变成了大元的岭北行省,所以牧民们已经习惯过冬的时候南迁。

而这个冬季,他们迎来了大明的铁骑。

陈标知道这会造成多少惨事,但他还是同意了。

陈标给亲爹写信的时候,自我吐槽道,“其实我也能想到这里,只是我不愿意去想,不肯做出这个决策。所以我才召集哥哥们和常叔叔,寻求他们的意见。我知道这样做很残忍,所以我只能让别人做出这个决策,这样我的负罪感会小一些。”

“我真虚伪,真伪善。但下次,我会继续虚伪、伪善。知错不改。”

朱元璋前脚接到陈标从官方渠道发来的“瓦剌东进,草原部落恐怕今年会北下劫掠”的折子,后脚接到陈标对亲爹的信。

朱元璋看到前一个折子,大发雷霆,恨不得亲自提刀去草原制造杀戮。

当后他看到后一封信时,怒气熄灭,变成了浓浓的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