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建国大明建元洪武(第4/8页)

明军连日骚扰,徐达这个损透了的家伙,只围不攻,每日让人在宁夏大营附近敲锣打鼓喊打喊杀制造噪音,扰得元军精神疲惫,神经衰弱。

即便他离开了,副将们也遵守他的策略,每日用噪音骚扰元朝守军。

扩廓帖木儿已经好几日没能睡个好觉,眼中布满了血丝。

徐达离开之前,将书信绑在箭上,射入了宁夏军营内。

他告诉扩廓帖木儿,他要回去参加主公朱元璋的登基典礼,从正月初四起,这天下就要改名叫“洪武元年”了。

“你可以趁着我不在出兵试试。”

扩廓帖木儿拢紧了大氅,手中的力道仿佛要把那张脆弱的纸捏碎。

面对徐达的挑衅,扩廓帖木儿很想出兵试试,却又担心徐达故布疑阵。

他扫视了一眼周围昏昏欲睡的元兵,悲哀地发现。就算徐达已经离开,明军还在外面。就算他打出去,也不可能成功。

扩廓帖木儿麾下精兵已经只剩下五万不到。

他明白自己的活路不在这里。他如果放弃这些兵,只趁着夜色带轻骑突围逃回草原,投奔太子,才是活路。

大元虽在中原势力几乎被拔除,但草原仍旧是大元的天下。以大元皇帝和太子的号召力,以蒙古各部落共同的利益,以自己的声望和养父留下的政治资产,他一定能成为这支草原铁骑的统帅,继续与大明对抗。

可他同样也明白,入关太难了。

大明不是大宋,朱元璋不是宋朝任何一个皇帝。他如果失去甘肃,蒙古就失去了最后一块沉淀着华夏文明的地盘,又回到了部落状态。

大元还能入关吗?还能在中原大地重新建立一个王朝吗?

扩廓帖木儿饱读诗书,他翻遍了史书,就算是东西汉也是几乎是连续存在,从未见到哪个朝代隔了一个朝代后,还能复国。

皇帝和太子如果能整合草原的势力,与自己里应外合,夺回大都,他们还有希望。

若他离开甘肃,大明稳固了根基,再回来就难了。

扩廓帖木儿闭上眼,做了一个疯狂的决定。

大明皇帝登基的时候,是明军最松懈的时候。据说大都守军将领是朱元璋的三个义子,已经全部回到应天。大都中,只有一妖孽稚童陈标坐镇。

他决定直取大都。

如果他能成功,大元皇帝和太子就算有再多顾忌,草原上的蒙古王公们有再多借口,也会一同进攻中原,以大都为跳板,重新收复大元河山。

如果他失败,就退回草原。即便他有生之年恐怕都无法再踏足中原,至少能帮太子在草原上坐稳“蒙古大汗”的位置。

为此,他安插的所有棋子都可以动起来了。

反正他如果退回了草原,这些棋子也没有用处了。

于是当夜,扩廓帖木儿与他的将近五万大军居然悄悄绕过了明军驻守的关隘,跋山涉水,出保安州(今河北涿鹿),逼近大都。

镇守庆阳的元将张良臣、镇守潼关的张良弼和李思齐等大将同时出动,阻断明军,为扩廓帖木儿开路。

其他零散元军也闻风而动,在朱元璋登基前后日子“活”了起来,与明军撕咬。

当明军发现扩廓帖木儿弃宁夏城而去,都以为扩廓帖木儿要逃回草原。

他们分了一半军队入驻宁夏城,以为自己占了大便宜,一边派传信兵往扩廓帖木儿回草原的路打探并传信,让同僚围堵。

当传信兵急奔百里,询问沿路镇守同僚,皆未发现扩廓帖木儿踪迹的时候,方觉不对,立刻回去禀告。

正在宁夏城内笑得合不拢嘴,已经写信给应天报功的副将这才如被一盆冰水浇醒。

他想起徐达离开前告知的话。

“一定要死死围住元军,绝不能令元军出城。若元军出城,立刻大军追击,不要管宁夏。”

他浑身冒汗,几近虚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