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秋收和秋税(第4/8页)

他忽然心灰意冷地笑了:“现在的年轻官员只会盲从于陛下,根本不会像其他人什么时候该反对陛下,制约陛下,什么时候该退让。从而让朝廷各部互相制约平衡!”

“我们这些老骨头大多数撑不过二十年就在大燕死绝了,剩下的那些年轻人都只会是陛下特色下熏陶出来的官员。”

“相信再不出十年,不,五年,大燕朝会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届时不仅仅是民间,改变最大的也许正是朝廷。以后或许再也没有我们这些人所站的位置了。”

这才是最可悲的事情。郑钱原以为只是新旧天下的冲击,没想到现在居然发生了历朝历代开国才有新旧革官的替换。

以后的大燕朝可能再也不是现在看到的大燕朝,更不会是...先帝,先文帝,容王那个大燕朝。

而新帝的大燕朝或许会成为盛世繁荣,却和很多人旧党无关的时代。眼下真正能跟上新帝脚步的人,也许只有年轻人和前丞相现太傅的千秋拓,还有袁汉...等人。

甚至郑钱忽然意识到,他也许还不如沈元秋转变的反应快。

连沈元秋那个屠夫都愿意低头,盲从陛下的脚步。

随即郑钱他道:“沈大人不必再来试探我了,我已经决定好了。”

沈立林听罢,他皱眉道:“你打算跟随陛下的脚步?”

“只求善待。”郑钱认命道:“我不想再螳臂当车了,你想想看北岛的水师,杨家军的杨忠义,还有陛下在十三城八地,甚至南镜,南海关培养的军队,甚至穆王,这些军队哪个不是为陛下所掌控?”

“她早已经是天下人心所向的明君,你我何必再逆流而上。”

沈立林听他说了,他反倒松口气道:“我以为只有我一个人那么想,看来郑大人果然是我沈家的大敌,咱们两家都想到一块去了。“

郑钱闻言,他顿时一愣:“你早就打算这么做了?”

“哼,我沈家最是识时务者为俊杰的家族。”沈立林道:“如今沈家尚且还算是陛下的外家,等下一代后,沈家的地位可能就会被削弱。我与其助长此势下去,倒不如主动臣服陛下,让陛下在日后能够对沈家后代多几分宽容,那样我也算是没有辜负沈家的列祖列宗了。”

说到底是因为他们不能再通过后宫对皇位继承人直接分治插手了。

看着陛下独宠淑仪皇后的样子,恐怕也不会再想有什么子嗣,那以后还不知道从哪个子嗣里面选出下一任继承人。

但这些都不是他们沈家郑家操心的了,因为陛下远比他们当中任何人要想的远了。

他们都知道的事情,陛下岂能不知道,说不定心里早就有打算了。

之后在沈立林和郑钱共同的站队下,朝廷大半官员都跟着两人同意陛下的授租税,同时还跟陛下提出授租税详细的完善建议,因为他们认为授租税可能会被有心之人钻漏洞。

毕竟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什么好的制度都会被钻出漏洞。

容铮见两人那么识相没有对她进行阻挠,她也非常乐意分割一些好处给两家,于是她选了合适的人才将准备代替那些反对她的人。

授租税很快传到民间去了,现在各地官府时不时会用文言文,然后翻译一些白话文供给百姓得知朝廷政策,现在还成就了一个另类事业那就是读报人。

读报人将陛下立下的新税法交代下去,百姓们听了后都觉得不可思议,只不过五十亩田对他们来说也是一辈子都奢求不到的东西。

而五十亩以上的人家则是要缴授租税,现在这个跟底层民众暂无关系,很多人连一亩地都没有呢!

当有民众问起官府今年还收税吗?官府给出了一个说法,暂后收税,现在先手授租税还得去各地大户人家清点人口,如果人口多的超过十人的就要开始收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