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智慧与响应(第2/3页)

杨宪的眉头松开,满意了:“那么我们便开始查起吧。我这里有一份章程,汪大人可否拿去给丞相过目?要是没有问题,咱们就开始查。”

拿去给李善长看,就要进相府,相府外面的探子那么多,汪广洋前脚去了,消息后脚就会传遍京城,日后一有动静,大家都会想到他身上去,何况此等深夜相见,摆明了有秘密商谈,一旦答应,就是彻底上了杨宪的大船,成为捆在一条绳上的蚂蚱。

他苦着脸,也没拒绝,问道:“怎么查?”

杨宪看他一眼,慢慢道:“圣上的意思是大查特查,我们当然要照办,只是办得大了,后面有什么人我们并不清楚,稍有不慎,恐怕会影响发兵的计划,那么谁也担不起责任,因此才要问问丞相,丞相说的话,请你好好记下来,我们便能够参考。”

这才是老成谋国之言。汪广洋松了一口气,心道杨宪果然有分寸,不由偏向他一些,认为就此投靠也不错。

拿上东西,他便出去了,片刻也不停留,趁着入夜拜访李府。

李府的门房在夜间自然是不休息的,只请汪广洋等了片刻,便邀他进去。

李善长被下人喊起来,在夫人的帮助下穿好了衣服,坐在书房等待。这段时间的官场上,杨宪出尽了风头,他的对手要么被贬了官,要么没了命,而圣上不闻不问,似乎是默许了他的手段,更令大家伙急于投诚。

中书省一下子姓了杨,真正的丞相反而没人关心了。只有位于权力核心的人,才暂时不把杨宪放在心上,只是他们也知道,风声大,迟早会起浪,浪起来了,在杨宪那个位置,即使是一头猪,也能飞到天上的。

“丞相。”汪广洋被领进来,行了礼,直起身望着李善长,一脸的真诚,“下官这里有一份文书,还请丞相过目。”

李善长回望着汪广洋:“是杨宪让你来的?”

“是。”

李善长的目光变得复杂了,他相信汪广洋这个人是有才华的,但他就是不愿意站队,也无意晋升,更不曾讨好皇帝太子,得过且过,整日在官场上混日子,好像无欲无求,谁也不知他当官是为了什么,十足的奇葩。

这样的人放到外边去,还能称赞一声不落流俗,在朝堂里着实让人记恨,对大多数的官吏来讲,叫做占着茅坑不拉屎,且因为上述种种处事方法,往往一事无成,事情交到他手里出不了结果,哪个派系的人也得不到好处,仿佛宣告了自我独立。

圣上把他和杨宪放到一块,用意该是给杨宪找一个缓冲用的沙包,给官员们一个公平和睦的假象。

没想到这么快就被用上了……

年轻人啊,可真是着急。

李善长接过汪广洋双手递过来的文书,一打开便看到杨宪的笔迹,认真看了一遍,神情逐渐凝重,这几张薄薄的纸,被他翻来覆去地细读,直到能够背下来的时候才停住。

他闭上眼睛,慢慢靠回椅背上,沉默了很久,才道:“这是他们做的事,你来之前,我并不知道。”

汪广洋没敢说话。

“你信不信我?”李善长问道。

汪广洋皮笑肉不笑,嘴角勾了一个弧度,什么也没说。

李善长这才体会到杨宪的苦恼,心里暗恼:“底下的人多了,我并不能总是一一管到。”

“是。”汪广洋道,“丞相有丞相的难处。”

倒也算个态度。

李善长接着道:“杨宪的意思我懂了,你告诉他,我最近生病生得厉害,有心无力,实在帮不上什么忙,请他多分担一些政务。”

汪广洋目光一闪,点了点头:“下官会转告给杨大人的。”

“好。”李善长知道他明白了自己的意思,稍微舒心一点,问道,“还有别的事吗?没有便回去吧,我让管家备车。”

“是,丞相多注意身体,您老是大明的社稷之臣,也是我等心里的顶梁柱,我们都盼着您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