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第3/7页)

希望以后能有机会,和这位谢家姐姐见一面。

时间这么一天天过去,苏娉因为编写过现场急救的手册以及提出如何治疗缓解战场应激障碍并且投入实际应用,野战医院的首长对她很是青睐。

眼看着她的实习期就快结束,秦副院长却有些不舍得放人了。

南城医药协会的孟原也很会找时间点,一直没有来问她要当初的资料,而是在她毕业前一个月才来东城。

再次向她抛出橄榄枝。

“我不要求你来医药协会任职,只想你挂个名,在医药协会有所需要的时候,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就好。”

在她关于治疗预防战场应激障碍的方案提出并且实施,且证实确实有用的时候,很多机构单位都有了招揽她的心思。

心理医疗站的模式也在各大军区实行,原先医疗站里那一批人也被分散到各地,几乎每一个月就要换一批人。

苏娉笑着把资料递过去,“我可能没有太多时间顾及协会的事务,等结束军区的实习,我会去东城研究所报道。”

张轻舟已经开辟了一间单独的实验室,就等她过去了。

师徒俩的默契是旁人难以比拟的,摸透了对方的脾气秉性,都是能沉下心做研究的人。

不止东城有研究所,南城、北城、西城、东南、西北、西南,到处都有医药研究所。

但是苏娉只会去老师在的地方,张轻舟之前从东城大学辞职去研究所也是提前为她探路。

中西医结合他们其实只是开了个头,证实可行,并没有深入,这些只能交给剩下有这个志向的同行。

师徒俩都很清醒,要做什么有明确规划,不会为图名利大包大揽,会及时而退。

张轻舟时常以这个学生为傲,她这个年纪能想得这么通透实为难得,而且师徒俩前进的目标一致,再加上两家的关系,还有他照顾后辈侄女的心思。

俩人都互相信任,关系牢不可破。

像那种稍有成就就撇开师父的人实则不少,张轻舟清楚知道,自己的学生不是这样的人。

苏娉会嘲笑他,会暗讽他,会偷偷跟张老夫人告状,会在张老爷子生气的时候添一把火挑动老爷子揍儿子,但绝对不会背刺他。

她交去野战医院的关于战场急救以及战场应激障碍的笔记,后面都带有他的名字。

哪怕他明确说过不需要,她依旧坚持。

虽然确实不在意这个,但是张轻舟心里就是舒坦。

有些人是想着借势,拿师父的名声做什么,她是做什么都要把师父带上,提高老师的名声。

每次看到她,张轻舟都会觉得,自己在简老先生以及许老先生面前挺不是人的。

“这也不妨碍什么。”孟原退了一步:“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你考虑考虑,我们医药协会也不需要你来上班,不耽误你的时间。”

“你要走的路其实和医药协会是重合的,”孟原坦诚道:“我们不仅看中你的能力,也看中了你背后的师承人脉。”

“我们都是想为医疗行业做点什么,你没有私心,我们也没有,只是彼此交流合作。”

“我会好好考虑的。”苏娉笑着点头:“如果确定,我会去一趟南城,或者给您寄信发电报。”

“好。”孟原也知道不能一直纠缠,只会惹人生厌,他很有分寸。

最后离开的时候,又补了一句:“如果你觉得南城医药协会太远,不方便,东城医药协会也可以。”

苏娉略显讶异,医药协会之间是有合作以及竞争的,现在研究资金有限,除了上面拨款,就是协会的人自己自掏腰包。

医药协会争抢人才也是为了能多点研究资金拨款,没想到孟原竟然会愿意让她加入东城医药协会。

这确实是苏娉没有预料到的,只能说现在的人都是极为纯粹,一心只为了医疗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