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第2/4页)

赖瑭掰了块干饼塞进赖瑾的嘴里,把他手里的肉饼抢走,大口咬下。

这肉饼,确实香。他打心底觉得七弟当个娇气人没什么不好,多会享受。嫌饼子干,噎得慌,不好吃,亲自跑厨房指使厨子浪费了一堆肉、面,捣鼓出好吃的肉饼。碎肉拌上菜做成馅,先煎再烤,外脆里酥,一口咬下,滋滋冒油,满嘴都是香味。哪像这军中的饼,吃了是真的噎得慌。

军中口粮有限,油更是金贵物,除了犒赏将士加餐,根本放不起油。

赖瑾嫌弃他哥的饼难吃,回头塞给身后的阿福,又对赖瑭说,“你到底有没有听我说啊。”

赖瑭心说:“这么干的饼还堵不住你的嘴。”他从阿福那抢回塞给赖瑾的半块饼,起身走出几步便,状似顺手地把饼塞给跟在身后的一个正在长个头天天嘀咕吃不饱的小兵卒。跟着小七这么一个好吃又待下人好的主子,饿着谁都饿不着阿福他们几个。

赖瑾愤愤地冲赖瑭翻个白眼,又摸出块肉饼发泄似地狠狠嚼。

……

入土为安,战亡的人埋葬了,这事就算告一段落。

府兵的空缺总得有人填上,不能一直让北卫营的人来守成王公府。

赖瑭直接从北卫营中选拔了七百多名精锐,把府兵的缺给填上,武仆、小厮的空缺,则需要另外买人回来填上。

为了避免被安插眼线,成国公府通常都是回清郡、尚郡老家找那种家里人口多、养活不起的人家的孩子,给笔钱财买断。这样,他们买来的人都是从自家地盘出来的知根知底有家小牵挂的。被买的人家,能减轻负担,得笔钱财改善生活。跟着他们走的孩子,能学到真本事,多见些世面,又有机会立战功,只要不战死、病死,比起一辈子都出不了乡只埋头种地更有前程。

可去老家买人再送来到训练好需要时间,如今京中正乱着,且眼看储位之争又开始了,还会更乱,从成国公到几位公子、公女,乃至几位小公孙身边都不敢缺人,因此直接由府兵充当了武仆的随行保护之责。

赖瑾的待遇长了,从原来的二十个武仆,直接分到了五十个府兵。赖瑭给他长的待遇,跟以前一样,问也不告诉他理由,直接派人。

新换来的人,彼此不熟,需要磨合。因此哪怕爹娘还在给太子办丧事不在家,也没有人管他,赖瑾还是窝在后院校场,拉着新调来的五个什的人一起搞训练。

大家一起磨爬滚打,多相处几天就熟悉了。

新调来的府兵听说瑾公子阔绰待下人好,争着想在他跟前露头,没两天就起了冲突,甚至还私下搞小动作,赖瑾麻利地把他们几个全换了。

等他把手底下的五十个府兵理顺,一周时间过去,太子出殡。

成国公赖敬义、成国公世子赖瑭带着北卫营十万大军,给太子一家送葬。

皇帝由宫人掺扶着站在宫墙城楼上,一直送葬队伍走远,才拖着蹒跚的步伐缓缓下了城楼。

若是太子还活着,成国公府会是一把锋利护国钢刀,可太子没了,这把刀有了自己的想法。皇帝又想到了梁王。梁王娶的是英国公府的嫡长女,能不能取太子而代之的呢?可梁王的才干远不如太子,立梁王,反而有让英国公拿捏梁王把持朝堂的危险。

事到如今,原本该由太子继位后来做的事,只能由他现在来做了。

……

安葬了太子之后,陈王造反案也已经全部调查清楚,有了判决。

先是人数最多的城门禁军,参与了谋划的,斩!什长以上,斩!什长以下,没有参与谋划,只是听令行事者,械甲归田,夺其军藉,削为农藉。

陈王造反,满门上下,连同陈王府都没有了,皇帝痛斥其罪,夺其爵、除其宗藉,不再认他这个儿子。陈王及其满府上下的尸首,在城外随便找了个地方,草草掩埋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