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沐瑶没想到历史拐了个大弯,让和珅竟然去国子监当夫子去了。

说真的,他去当先生,真的不会误人子弟吗?

她还真有点担心,跟永瑢还提起此事来:“虽说和珅是个有才的,但是有才之人未必会是个好先生。”

这个倒不是说和珅有才学不合适当先生,而是身为学霸就未必会教学生啊!

尤其和珅都没当个普通先生,直接就当院长,统领其他人,估计要让人不服了。

确实沐瑶这么想,国子监其他人也是这么想的。

原本的祭酒年迈,所以跟乾隆递了折子要告老还乡。

乾隆已经允了,然后国子监还以为祭酒会在底下人当中提拔,哪知道和珅忽然从天而降,顿时傻眼了。

当然他们也不至于觉得和珅是没才能的人,因为巴结乾隆才被送过来的,而是和珅实在太年轻了,又没在国子监呆过,直接当祭酒是不是不太合适?

好歹让他当两年监丞或者博士,熟悉一下也好啊!

国子监就联名递了折子上来,乾隆看完后就叫了大臣来商议。

傅恒也赞同道:“确实和珅刚过去国子监,也要从下至上熟悉一番才是,不然都不知道从何下手了。”

另外的大臣刘统勋也附和道:“臣附议,只是皇上金口玉言,和珅已经为国子监祭酒,不好把他降级到监丞和博士,不过也可以兼任。至于祭酒之职,可以让国子监另外一位祭酒代为管理。”

傅恒一听就明白,刘统勋显然猜出乾隆的心思来了。

乾隆估计下了调任,如今收回就有点打脸,不太痛快,却又明白和珅确实太年轻没有经验,直接当祭酒有些不妥当。

刘统勋的办法是极稳妥的,既保全了乾隆的面子,又安抚住国子监,更是没让和珅毫无准备就当这个祭酒。

要他以后犯错的话,那就更让乾隆丢脸了。

但是如果和珅在熟悉之后才犯错,那就不是乾隆识人不清,而是和珅本人的能耐不够了。

傅恒心想果然姜还是老的辣,而且刘统勋经历了两朝帝王,还能一直平步青云,自然不但有能耐,还很知道如何察言观色了。

果然乾隆微微一笑,点头应道:“不错,刘爱卿这个主意好,就这么办吧。”

国子监得到消息,让和珅兼任博士,熟悉后再兼任监丞,也算是满意。

和珅知道后,心里有点不得劲,却又觉得当博士的都是进士和举人出身,倒不算是埋汰了他。

只要他教得好,学生课业进步神速,很快这种兼任就能摆脱掉,却也不错。

和珅认真了起来,他确实有才学,读书的时候非常认真,如今给国子监的学生讲经也是深入浅出,叫不少跟着去听的博士、助教和学政心里都不住点头。

他确实是个有才的,难怪会被乾隆调派到国子监。

国子监那边不闹腾了,学生们也很快接纳了和珅。

沐瑶还以为和珅会一直在国子监发光发热,可能几年后又被乾隆记起来,只两个月后,她都快忘记和珅这个人了,永瑢却忽然提起他来。

因为之前沐瑶对和珅关注了一下,永瑢也就派人留意了一番。没想到两个月后,和珅那边就出了意外。

永瑢跟沐瑶说道:“和珅去国子监两个月,说经说得好,事务也很快上手,原本再过几个月,可能就不必再兼任了。只是听闻有个学政想要晋为助教,就打算走和珅这边的路子。”

他解释一番,沐瑶就明白了。

国子监的博士是从七品,大多是皇帝从进士和举人当中直接挑选。

博士之下的助教却也是从七品,就是从底下正八品的学政和学录提拔上来。

这个学政在底下呆了好几年,一直没能晋升,家里有薄产,手里头不缺钱,就想打通关系。

上边原本的博士和监丞相都是老古板,学政也想尝试过,但是光旁敲侧击就被训斥一通,就不敢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