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第3/4页)

大臣们却认为这是关乎尊卑正统的大问题,朝廷里又掀起一股让颍川王提前就藩的热议。

庆德帝预感再让他们如此挑拨下去,两个儿子日久必会失和,无奈下旨宣布“颍川王尚未成年,难掌国事。待冠礼后即着其之国。”

再等三年就能赶走祸患,朱昀曦很满意这一结果。离开皇后和章昊霖扶持,颍川王成不了气候。况且有父皇做坚实后盾,谁都休想动摇他的地位。

通过几次尝试,他体会到权术真乃君王的傍身之本,运用起来也并不费劲。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事也一样,善于观察便能见微知著,揪出对手的弱点加以打击。说起来还得谢谢柳竹秋,这道理正是她亲身演示的。

柳竹秋通过文小青联络到十几位当年受汤敬之诬陷的珠宝商,带他们到顺天府衙辨认从汤敬之店铺里收缴的货物。

朱昀曦也派内官带着皇宫失窃物品的清单前去搜寻。

两拨人各有所获。

萧其臻提审汤敬之,拿着商人们和内官辨识出的珠宝逼问来历。

汤敬之深知如实招供就算王法暂不杀他,唐振奇等人也不会容他全家活命。情急下装疯卖傻,一会儿又哭又笑,一会儿打滚嚎叫,扯散发髻,脱去衣裤,还公然在公堂上随地大小便。

萧其臻命人按住上夹棍,他为求苟活,忍着痛继续狂笑,直至晕死过去。

庆德帝正关注此案,听说汤敬之“疯了”,怀疑这厮使诈。

庄世珍献计:“刑部有一种专门针对这类人的灸刑,扎上几针,铁打的人也得老实招供。”

按规定,这酷刑只能在刑部主官监督下执行。

庆德帝传旨将汤敬之连夜解往刑部。

萧其臻接旨时天已黑了,他知道目前朝野上下无数双眼睛正盯着汤敬之。

那些与之同流合污的人都盼望他永远闭嘴,好将秘密带去阴间。而撬开汤敬之的嘴,就能将这帮坏蛋一起送进坟墓。

为达成这一愿望,他亲自带队押送人犯。

张选志奉命派遣三十名厂番协助转运。

整支队伍共七十人在萧其臻带领下分成前后两路严密包围囚车,以最快速度向刑部挺进。

宵禁时分,沿路空无一人,如钩的冷月悬于中天,世界被银、蓝、黑三色主宰,寒意彻骨,鬼气森森。

走到钟楼大街,后面厂番阵容中忽然传出惨叫,萧其臻听人高呼:“有人中毒啦!”,急忙调转马头赶过去。

只见五名厂番抱着肚子打滚挣扎,口鼻都渗出鲜血,是剧毒所致。

他忙命人送去就医,差役们受到吸引,纷纷呢围过来,队伍松散,囚车暂时脱离人们的注意。

萧其臻发现这情形,心中陡然一寒,赶忙推开人群跑到囚禁汤敬之的马车前,拉开车门,负责看守的差役软踏踏地滚出来。

汤敬之靠在厢壁上,双目圆瞪,身似烂泥。

提灯照看,这二人七窍滴着黑血,身体还是热的,显然气绝不久。

萧其臻断定凶手刚才混迹在队伍中,趁在那五个厂番中毒,于混乱中杀死了汤敬之和看守。

他命令所有人原地待命,清点人数,相互指证姓名。

去掉那五个中毒者和背他们去就医的八人外,还少了一名厂番。可剩下的人都不知少的是谁。

次日五名中毒者全部不治身亡,经检验他们吃了含砒、霜的食物。据一人临死前交代,当晚他们结伴在一家小酒店吃饭,凶手大概在饭菜里做了手脚。

杀死汤敬之和看守的是两枚淬有南疆蛇毒的银针,施针者手法精准,银针刺入受害者颈部穴位,几乎没根。

这手法需要很强的内力,定是武林高手干的。

官府查封那家小酒店,搜查店主和帮工的住处,没找到□□,城里的大小药铺也没有他们购买砒、霜的记录①,下毒者可能另有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