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 祇园节(第4/8页)

如今这些画卷还保留在彩车上。都是些所谓舶来品,诸如中国织锦、巴黎葛布蓝织锦、毛织品、金线织花锦缎、葛丝等。由于同外国贸易,在具有桃山时代风格的大花日本伞上,还增添了异国的美。

彩车内有现时名画家画的装饰画,彩车头也有像柱子那样的东西,据说那是当年朱印船的桅杆。

祇园咚咚锵的奏乐声非常单调。实际上是有二十六套音乐,它像壬生狂言的伴奏,也似雅乐的乐声。

在宵山时,这些彩车用成排的灯笼装饰,奏乐声也就显得更加激越了。

在四条大桥以东,尽管没有彩车,但直到八坂神社这段路上仍然非常热闹。

快到大桥,千重子被人流挤来挤去,稍稍落在苗子的后头。

苗子虽然说了三遍“再见”,可是千重子踌躇了半天:是在这儿和她分手,还是经过丸太铺前或走到那附近,告诉她是哪一家以后再别离呢?她对苗子好像已经生出了一股温暖而亲切的感情。

“小姐,千重子小姐!”刚要过大桥,忽听得有人呼唤苗子,走过来的人是秀男。他把苗子误认为千重子了。“你上宵山看热闹了吗,是一个人?”

苗子不知如何是好。然而,她却没有回头找千重子。

千重子倏地闪进人群里去了。

“啊,天气真好……”秀男对苗子说,“明天大概也是个好天气。瞧,那么多星星……”

苗子抬头仰望天空。在这段时间里,她不知如何回答秀男才好。苗子当然不认识秀男。

“前些日子我对令尊实在太失礼了。不过,那条腰带还满意吧?”秀男对苗子说。

“嗯。”

“令尊后来没生气吗?”

“嗯?”苗子摸不着头脑,无法回答。

然而,苗子并没有朝千重子那边望去。

苗子手足无措。她心想,倘若千重子愿意见这个青年,自然会主动走过来的。

这青年脑门略大,肩膀宽厚,眼睛发直,但在苗子看来,他绝非坏人。从他谈到腰带的事来看,准是个西阵的织匠。可能是由于长年累月坐在高织机上织布的缘故,体形多少有点变了。

“我也太幼稚了,竟敢对令尊的图案评头品足。但经过一晚的深思,我终于把它织出来了。”秀男说。

“……”

“哪怕系一次也罢,你系过了吗?”

“嗯。”苗子含糊其词地回答。

“还可以吗?”

尽管桥上没有大街那么明亮,而且簇拥的人流几乎堵住了他们俩的去路,苗子依然纳闷:秀男为什么会认错人呢?

一对孪生姐妹,如果在同一个家庭里,受到同样的抚育,可能会难于分清谁是谁。可是,千重子和苗子过着截然不同的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成长。苗子心想,这个青年说不定是个近视眼。

“千重子小姐,请允许我按照自己的构思为你精心织一条吧。仅此一条,作为你二十岁的纪念礼物好吗?”

“哦,谢谢。”苗子说得吞吞吐吐。

“没想到在祇园节的宵山能见到你,可能是神灵保佑,附在腰带上了。”

“……”

苗子只能认为,千重子大概不愿意让这个青年知道她是孪生儿,才不走到他们俩身边来。

“再见。”苗子对秀男说。秀男有点感到意外。

“噢,再见。”秀男回答,“腰带还是让我织吧,可以吗?赶在枫叶红了的时候……”

秀男叮问了一句,然后走开了。

苗子用眼睛寻找千重子,却没有找着。

在苗子看来,刚才那个青年也罢,腰带的事也罢,都无关紧要。只有能在御旅所前面同千重子相逢,才使她感到无比高兴,就如同得到神灵赐福一样。苗子抓住桥上的栏杆,凝望着映在水面上的灯火,站了好一会儿。

然后,苗子从桥边漫步,准备走到坐落在四条大街尽头的八坂神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