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 祇园节(第3/8页)

“是吗,你刚才在神前祷告什么?”

“祈愿父母幸福与健康。”

“……”

“你父亲呢……”千重子试问了一句。

“很早以前……在北山砍杉树枝,从这棵树荡到另一棵树时,没悠荡好,掉落下来,摔在致命的地方……这是听村里人说的。那时我刚出生,什么也不知道……”

千重子受到莫大的冲击。

她那么喜欢到那村子去,又那么喜欢仰望那美丽的杉山,说不定是被父亲的灵魂召唤吧。

另外据这位山村姑娘说,她是孪生儿。那么,难道这位亲生父亲在杉树梢上还牵挂着被遗弃的双生儿千重子,才不慎摔下来的?肯定是这样。

千重子的额上渗出了冷汗。她仿佛感到蜂拥在四条大街上的人群的脚步声和祇园的奏乐声都渐渐远去。眼前呈现一片黑暗。

山村姑娘把手搭在千重子肩上,用手绢帮千重子擦了擦额上的汗珠。

“谢谢。”千重子接过姑娘的手绢,擦了擦脸,不知不觉将手绢掖到自己的怀里。

“那么,你母亲呢……”千重子小声问道。

“母亲也……”姑娘的声音有点哽咽,“我好像是在母亲的故乡生的,那儿是深山,比杉村还远。不过,母亲也……”

千重子再也问不下去了。

从北山杉村来的姑娘,她流下来的当然是高兴的泪水,眼泪一止,脸上顿时神采飞扬。

相形之下,千重子则感到心烦意乱,双腿发颤,仿佛要使劲踏住才站得稳似的。在这种场合,她是很难马上平静下来的。似乎只有这个姑娘健康的美在支撑着她。千重子岂止没有像姑娘那样流露出淳朴的喜悦,眼睛里还深含着忧伤的神色。

她感到惆怅:从今以后该怎么办才好呢?

这时姑娘喊了一声“小姐”,就向她伸出了右手。千重子握住她的这只手。这是一只粗壮的手,和千重子那只柔嫩的手不同。然而,姑娘好像并不介意,她紧紧握住千重子的手说:

“小姐,再见!”

“怎么啦?”

“啊,我很高兴……”

“你叫什么名字?”

“叫苗子。”

“苗子?我叫千重子。”

“我现在当雇工,那村子很小,只要打听一下,马上就会找到。”

千重子点了点头。

“小姐,你好像很幸福啊。”

“嗯。”

“我发誓,我不会把咱们今晚相逢的事告诉任何人。咱们的事,只有御旅所的祇园神晓得。”

也许苗子已经觉察到尽管是孪生姐妹,但彼此身份太悬殊了吧。千重子一想到这些,就无话可说了。然而,被遗弃的难道不就是自己吗?!

“再见,小姐。”苗子又说了一声,“趁别人还没发现的时候……”

千重子一阵心酸。

“我家的铺子就在这儿附近,苗子,你哪怕打店门走过,也要来一趟呀。”

苗子摇了摇头。

“你的家人呢……”

“家人?只有父母亲……”

“不知为什么,我总有这样的感觉,你是在父母宠爱之下成长的。”

千重子拉了一下苗子的袖子。

“咱们站在这儿太久了。”

“是的。”

于是,苗子转过身向御旅所虔诚地祷告。千重子也连忙学着苗子祷告。

“再见!”苗子说了三遍。

“再见!”千重子也说了一声。

“我还有许多话想说,有机会到村子里来吧。在杉林里,谁都看不见。”

“谢谢。”

但是,她们俩不由得穿过拥挤的人群,朝着四条大桥那边走去。

八坂神社管区有很多居民。即便宵山的庆典和十七日的彩车游行结束,后祭的庆典活动还会继续进行。家家敞开大门,摆上屏风等装饰品。从前,还有的人家摆设早期浮世绘、狩野派、大和绘以及宗达画的一对屏风。浮世绘珍品中,也有南蛮屏风,上面以雅致的京都风俗为背景,画了外国人的活动情形。也就是说,表现了京都人旺盛的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