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第3/3页)

众人顿时十分感兴趣,手上的事情也不做了全都围了上去。

要知道写诗这种事情其实也很看灵感的,但凡艺术相关其实都很看天赋和灵感,他们也不是没见过天赋好的人,可是天赋再好也没隔两个月就写出一首经典之作吧?

很多人都怀疑那人是不是夸张,众所周知,自从上一次那首《南关怀古》之后,这位就成了那位小县令的死忠,时不时都要称赞一下那位小县令乃是文曲星下凡,放去做县令实在可惜。

如果不做县令,让他专心学习写诗,其成就必然能够更上一层楼,说不定还能名垂千古。

众所周知粉丝滤镜之下,很可能普通平庸的东西也会觉得很好。

于是大家都围过来开始欣赏那首诗。

坦白讲这首诗其实比之上一首是有一点差距的,但能够流传千年的诗都有它的优点。

上一首重点在于抒情,而这一首重在写实,然而无论是哪一首都戳到了文人的那个点。

奏疏的内容肯定是不能随便乱传的,但仅仅是一首诗就无所谓了。

许多人就开始研究骆时行这首诗写作手法还有一些别的东西,传着传着就传到了翰林院,然后又到了国子监。

国子监甚至有博士用这首诗来教育学子们怎么样用最朴实平和的语言写得震撼人心。

但这东西是功底同时也需要深入民间才能做到。

一来二去,朝中的一些女官在得知之后一方面为骆时行才华感叹,一边又觉得这小刺史太惨了一些,这要是做不好,说不定刺史也当不久。

于是她们一合计找上了太平公主,出主意:不如搞募捐帮帮这位刺史,把人拉拢过来。

太平公主最近正觉得无聊,一听正好也有事情做,而且还能收获好名声,一箭双雕,干了!

不得不说,这件事情或许只有女子才能做得起来,毕竟上流社会男主外女主内是游戏规则,钱财大部分都掌握在贵妇们手里。

太平公主也知道该怎么说动她们,别的不说,只要说一句:交州刺史貌若好女。

然后再渲染一下他多惨就行了。

从古至今人们的审美其实都差不多,被父亲连累流放、长得好看、能力还强,美强惨外加忧国忧民,每次写诗都是为百姓奔走呼号。

骆时行身上要素简直是叠满了,贵妇们顿时纷纷慷慨解囊。

当然也有人会问:“这刺史真有那么好看?”

太平公主十分淡定说道:“当年就是因为他好看,阿娘才网开一面啊。”

武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