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第2/3页)

而程敬微则带着人跟随王璿一起去给这些通宝入库。

等到全部清点完之后都是第二天的事情了,王璿也是疲惫中带着兴奋说道:“这些钱若是省着点用足够支撑两年了。”

如果两年之后不想依靠朝廷拨款的话那么就需要交州的农业和商业都变得能够自给自足。

骆时行听后问道:“到底多少啊?”

王璿将账本递给他说道:“共一千三百二十四万贯。”

骆时行瞬间倒抽一口气,这个数目可真的不算少了,要知道如今大唐一年的税收也不过三千四百万贯。

这些钱相当于大唐一年税收的三分之一。

他一脸呆滞地问道:“朝廷这么大方的吗?”

一般朝廷给地方拨款不是看当地的消费水平和往年财政收入和消耗数目来判断的?交州这里不怎么繁华,税收不高,相应的物价也不高,基本上用不了那么多啊。

王璿摇头说道:“这里面只有三百万贯是朝廷拨款,剩下一千多万贯是各界募捐数目。”

骆时行这才想起来,对哦,还有人给他们募捐。

他有些纳闷:“这募捐是哪儿来的啊。”

而且民间能够募捐到大唐一年税收的三分之一,这是不是也太夸张了一些,这就是盛世吗?

骆时行穿越之前也处于盛世,每次国家遇到天灾人祸也有很多人捐款,不过那个时候他没关注全国税收多少,所以也不知道好心人捐款的比例。

是以如今对于这样的数目可以说是十分吃惊。

王璿也不知道,他只是拿到了数据而已,具体情况也没人跟他说。

程敬微坐在一旁问道:“经略使不是给你写了一封信?上面应该有交代。”

骆时行一拍额头,他感觉自从看到那么多车的钱之后,他整个人都处于一种飘忽状态,脑子都不怎么动。

别人提一个问题,他刚思考一会,就满脑子:好多钱,好多钱,好多好多钱。

他将经略使的信打开之后仔细看完,这才将信递给程敬微同时跟大家解释说道:“这次募捐是太平公主首倡。”

“太平公主?”大佬们听了之后首先就是皱眉。

裴行本更是问道:“太平公主已经可以干政了?”

骆时行请求朝廷拨款的奏疏可是走正经渠道上去的,不是相关人员肯定看不到,太平公主能够知晓,要么是中枢有她的人,要么就是她已经介入了重要部门。

至于是在太后身边看到的,这个可能性他们压根就没想过。

一州的拨款事宜只要不是特别严重,三省在收到之后也只是会在朝上提一嘴,而不是直接把奏疏呈上去。

是以大家都有些担心,如今皇帝被幽禁于后宫,看上去也是个支棱不起来的,庐陵王被流放,整个李唐皇室能够当皇帝的都被杀的差不多了。

大家一直觉得太后就算临朝称制早晚也要将大权归于李氏子孙,然而真正的李氏子孙接触不到政事,身为薛家妇的天平公主却能干政,这可不是个好兆头。

一旁的程敬微听了之后解释说道:“这件事情是有人传出去的,小猞猁那一首诗如今已经传遍洛阳。”

他一边说一边含笑看了骆时行一眼,然后就看到小猞猁十分害羞的笑了笑。

大佬们听了松了半口气,另外半口气还为李唐皇室的未来提着。

他们忍不住问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程敬微解释说道:“奏疏传上去之后,在分拣之时有人看到了这首诗,十分喜爱之下就忍不住对别人说了。”

他说得简单,实际上骆时行的奏疏上去之后,在门下省的值房之中就有人喊道:“骆无咎又写了一首诗!”

“又?”本来办公的人都忍不住抬头看向声音来源,全都是一脸诧异。

有人更是问道:“比之上一首如何?”

那人回味再三之后才说道:“不分伯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