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泄露(第2/6页)

待王氏歇了骂声,两个才敢往江春这边来,摸着头不好意思地道:“姐,你回啦?学堂可好顽?”

江春:……姐姐我是正经去读书的!

“文哥儿夏儿你们两个,待会儿晚食后我可是要检查你们背书嘞,这几日进学学了些啥?”

两个争先恐后将《三字经》断断续续背出来几段,又将学里有几个学生,各自家住何村,何人如何调皮,夫子如何教训他们这些闲话给说了。

到晚间众人家来了,见着江春自是一番欢喜。高氏差点掉下泪来,拉了姑娘的手,不住手地头上摸|摸,肩上弹弹的,只满嘴道“春儿长高了”“学堂里可吃得饱”“几时起床”“夫子可威严”等话题,俱是一片赤诚的慈母之心。

江春道:“阿嬷不消忧心,我在学堂里是最能吃的一个(确实),男学生都没我吃得多哩(实话),饭菜是不限量随意吃的(不可能,都是趁人不注意偷着多吃的)。还与你上次见过的胡沁雪住一个学寝呢,她人很好,还与我带了鸡汤喝……夫子授课也很高明……”

高氏听得连连点头,放下心来。

待造好晚食,众人上桌,江春道自家在学堂里吃过了才家来的,二婶几人感慨:这县学就是好哩,改日也让她们尝尝县学的伙食!

倒是王氏与江老伯,硬要她坐上来吃两口,道一路往家赶,肚腹定是空了的。高氏亦拿过一只闲碗,盛了小半碗的五花肉给她,江春眼眶微热,接过碗来津津有味地吃起来,这就是家的味道吧!

倒是有个小插曲,小军哥儿自得了那只小土狗,也不爱缠着爹娘了,只日日跟那狗玩到一处,好得亲兄弟似的,见着自己碗里有两块五花肉,居然舍不得全吃,还想着要丢一块下去给那“小抖抖”。王氏眼睛盯着呢,才见他举了筷子就骂道:“个小崽子!自家都还没吃的呢,哪有肉给你那亲兄弟吃?再敢丢给它,下顿就不给你吃了,与你亲兄弟一道吃……去罢!”还好是饭桌上,王氏把那字给省了。

小江春:……王氏这张嘴,真的是……一言难尽!

用过晚食,不消王氏开口使唤,江夏已主动将碗筷给收拾了,江春感慨:看来这学没白上。

众人坐新堂屋里,一起聊过学里的闲话,方说到正事儿上来。因着天气要暖了,山上银杏果早捡光了,蛇水弯的蛤|蟆籽也捋完了,螃蟹还没长大,菜园里菜苗才将发起来,江家这几日又断了进项,可谓是“风吹树叶不进门”的了。

虽存了近百两的银钱了,但穷怕了的江老伯两老口是决计不会坐吃山空的,这几日就一直寻思着找个什么营生做做。

“阿爹阿嬷,不若我与二弟去城里找找看,可有什么工做?反正地里麦子也种下了,田里油菜浇水的活儿她们几个也忙得过来。”江老大想去城里碰碰看,虽然往年他们也去过,但不是每一年都能找着工的,高原边陲经济自是不比中原地区的,劳动力本身就不值钱,更何况农闲时都是大批过剩的。

王氏点点头,三儿有眼疾,自是去不了的。

“阿嬷,要不我出去问问,可有哪家要做席面的,我去打个帮手,一日也有十几文……”高氏小声提议道。

“不行,做席面整日站得跟棵木桩子似的,你吃不消,还是在家好生忙着阿嬷做活罢!”这是江老大的否决。

“对头,阿嬷你就在家帮着我奶吧,文哥儿每日家来了你要管好他的课业,不能让他贪玩误了学业。”这是江春的附和。

在她看来,高氏出去既辛苦又得不了几个钱的,更重要的是,文哥儿是个自制力不太强的男娃,若是爹娘都出去做活了,让他成了“留守儿童”,那别说“温故知新”了,就是当日功课都不一定会做……这可不是她让弟弟上学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