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第6/7页)

李夫人听到这话,双眼顿时一亮,满脸喜色地说道:“对啊,可以让秀云做妾。”

李玮伸手拉住李夫人的手臂,对她撒娇道:“娘,你好好地跟爹爹说。”

“好,我说……”李夫人的话还没有说完,就想到前段时日李国舅警告他们的话,眼底不觉流露出一抹恐惧。

“娘,你求求爹爹吧。”李玮一向很会撒娇。

李夫人也想让李玮娶福康公主,她也舍不得让儿子难过。

“好,我去求求你爹,不过现在不行,毕竟你爹前几日才警告我们。”

“那你过几日跟爹爹说。”

“好好好,娘一定帮你求。”

与此同时,在坤宁宫的福康公主一连打了好几个喷嚏,吓得苗昭容以为她病了,赶紧让人去请太医,结果太医把脉说福康公主的身子很康健,没有任何问题。

东宫里,赵旸和晏殊围着火炉读书。

晏殊还是赵旸的先生,每隔几天都会来东宫教他读书。

到了午时,窗外的大雪完全没有停的意思,赵旸就懒得去坤宁宫用膳,就让东宫的小厨房做火锅,他和晏殊一起吃。

晏殊没有拒绝,留下来和赵旸一起用午膳。

是鸳鸯锅。

晏殊年纪大了,不能吃辣的。

赵旸喜欢吃辣。

吃了一会儿火锅,赵旸和晏殊都热出了汗。

“冬天就应该吃锅子。”赵旸给晏殊夹了几块羊肉,“还有羊肉。”

“殿下说的是。”吃了一会儿羊肉锅子,他就感觉全身暖和了不少。

说起锅子,晏殊就跟赵旸说了些关于锅子的历史和趣事。

赵旸听得津津有味。

有一点,他非常佩服晏殊,那就是晏殊是真的饱读诗书。他觉得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晏殊就行走的图书馆。

据说,翰林院的里书都被他看完了。

翰林院里的书成千上万,晏殊竟然全部看完了,真的是一个狠人。

用完午膳,晏殊就离开了。临走前,他给赵旸布置了作业,让赵旸写一篇有关民以食为天的文章。

对于写诗文一事,赵旸早已经习惯了,毕竟这些年来,他写了不少文章。

晏殊离开后,赵旸没急着去午睡,毕竟才吃饱饭。他和曹许坐在火炉前,一边喝茶,一边烤栗子吃。

“殿下,我们要去堆雪人吗?”每年冬天,殿下都会堆雪人。

“雪太大,等雪停了再堆。”赵旸刚说完,就想到一件事情对元松说道,“你今年去采雪了吗?”每年冬天,赵旸都会让元松他们采雪,然后留着第二年泡茶喝。

“采了。”元松说道,“今年雪大,小的们采了不少。”

“那就好。”赵旸又想到一件事情,皱起眉头来,神色很是担忧,“很多地方都在下大雪,王胖胖他们正在回汴京的途中,我担心他们途中会有危险。”

原本王安石他们一家人是要在中秋节前赶回汴京城的,但是他们刚出发没几日,舒州出了事,他们一家人又回到了舒州。

上个月,王安石他们一家人再次出发上路。如今,正在回汴京的途中。

赵旸担心他们一家人回汴京的途中冷,还派人给他们送去炭火,这样他们途中也能烤火取暖。

“殿下,王胖胖他们一家人应该会找客舍住下来,毕竟雪天不方便出行。”

赵旸想想觉得也是:“希望他们一家人在客舍或者民宅里。”

王安石算到要下雪,就没有急着赶路,留在了客舍。

果然被他算中了,第二日就下起了雪。

此时,王安石和王胖胖坐在炕上看书、写字。

赵旸把炕弄出来后,很快就传到汴京城以外的地方。除了老百姓家里,客舍和驿站里都弄了炕。

王胖胖正在给赵旸写信,跟赵旸说他在途中的情况。

王安石则在看太阳书局的报纸。不过,他看的报纸有些过时了,是几个月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