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歌德(第2/4页)

万岁海洋/万岁波涛/你们为圣火所环抱/水啊万岁/火啊万岁/万岁这稀世的际会! 50

荷蒙库路斯是肉体与精神矛盾的艺术现身,相互嫌弃又相互依恋的双方演绎出精神发展的历史。诗篇背后艺术家那深邃的目光、入微的体验、矛盾的表情时隐时现,使这个充满现代气息的形象透出其经典的底蕴。经典并不是单靠理性和智慧就可以达到的境界,经典是一种虔诚的、有点神秘的感悟,她可以有不同的形式,但万变不离其宗。歌德写《浮士德》写了六十年,瓦格纳也在阴暗的实验室里将那些“元素”捣弄了六十年。天才诗人花费了如此心血的创造物一朝面世,其非人间的光辉当然会穿透读者的心。

学生

——《浮土德》之二

在浮士德的书斋里,一名学生前来向浮士德求教,浮土德不愿见他。于是梅菲斯特化装成浮士德,同那名学生进行了一场精彩的、启蒙性的谈话,学生由此改变了自己的一生。纯洁的学生满腔激情从远方而来,一心要探索宇宙之奥秘,却不知从何处着手。梅菲斯特便以他渊博的知识,以及对于人类精神的透彻精深的洞悉,用对于人的处境幽默自嘲的方式,向这位有灵气的学生指出了努力的方向,使他有可能在今后的日子里战胜观念对自身的羁绊,追随感觉的牵引达到自由。

梅菲斯特首先赞扬学生选修科学与自然的计划,因为这是达到理性认识的途径。接着他滔滔不绝地向学生阐述了逻辑学、形而上学、法学、神学和医学的本质。从他的阐述可以看出,他是将科学当做“人学”来研究的,因为一切科学都应从人出发,以人为本,都是人的精神的奇妙产物,脱离了这个根本,科学就失去了意义。所以这场艰深的阐述,也可看做是他将精神领域形象化的表演。首先他告诉学生,逻辑学是用来训练他的精神的,为了使其“审慎地爬上思维的轨道,不至于像鬼火似的横冲直撞,东荡西飘” 51 。逻辑学所教的,是普遍的规律,像吃饭喝水一样普通,但“思维工厂”一旦启动,就“牵动了千丝万缕”,“接上了千头万绪”。可惜的是这样的技巧没有人能全盘掌握,成为织布匠。为什么呢?只因精神本身是不可“掌握”的,所谓规律,也并不能直接拿来解决认识中遇到的问题。面对不可捉摸的、深深嵌在事物中的精神,人为了达到机械的认识,只好先将精神从活物中撵走,再去认识分裂的各个部分。梅菲斯特在此说的是哲学的难题和人的无可奈何的处境。他希望学生学会还原和分类,这样才能直抵本质。接着他又要学生研习形而上学,使自己获得抽象的思考能力;他暗示学生说形式感是通过训练培养的,但真正的获取则要取决于每个人的创造性,即启动个人内在的生命机制,否则知识便只是一些干巴巴的教条。之后又劝学生不要钻研法学,因为这门学科在当时与人性无关。谈到神学,他对学生的教导是,学习神学就得是一个虔诚的人,终生抱定一种信仰不变,不要到世俗中去寻找词语的意义,而要将词语的体系建立在彼岸。对于学生关于医学的提问,梅菲斯特则委婉而幽默地用世俗的例子暗示他,医学是生命的科学,弄清肉体的需要是第一义的,也是万分复杂的。最后梅菲特总结道:“所有的理论都是灰色的,生活的金树常青。” 52 也就是说,一切的学问都要经过个人的创造才能成为真学问,才有意义。他还在学生的纪念册上签字:“你们便如神,能知善与恶。” 53 他要学生相信自己的直觉与冲动,将自己看做可知善恶的神。最后他戏谑地向学生预言:“紧跟这句古话,紧跟我的蛇姨妈,有朝一日你肯定会因同上帝相仿而担心害怕!”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