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第4/6页)

“但这个外贸收购额就不能算在咱们地区了吧?”

宋恂笑了笑说:“要算到省城那边去了。”

“好啊!”袁正清一拍桌子说,“这个想法不错,眼光不要总是拘泥于地区这一亩三分地,领导干部就是要看得更远更广!这个外贸收购额虽然不算在咱们地区,但是从全局来看,有利于第三线厂的生产,能够稳住他们厂岌岌可危的局面。这笔买卖做得好!”

宋恂谦虚道:“这笔买卖还没做呢,就是有个意向,还得看线厂和省城轻化工进出口公司双方有没有合作意向。”

“他们的合作你好好跟进,要是真的做成了,对咱们全地区的企业都有一个示范作用。”见小哥俩吃完了,袁正清又给他们夹了香酥里脊,“地区的盘子只有这么大,不要总守在家里,城市间,地区间的合作还是可以搞一搞的。”

*

小哥俩在袁爷爷家吃得肚皮滚圆,打着饱嗝跟袁爷爷一家挥手告别。

“这个时间已经没有公共汽车了,我打个电话让后勤派车送你们吧。”孙君华作势就要去打电话。

宋恂赶紧拦住:“我们就住在先锋路上,距离地委家属院还不到两公里,他俩今天吃多了,我们步行回去消消食。”

目送父子三人离开,孙君华还在奇怪,外贸局的家属院怎么弄到先锋路上去了。

“小宋刚在先锋路上买的私产房。”老袁背着手说。

“先锋路上的洋房啊?”孙君华蹙眉道,“那一带的房子可不好定性,他现在买不会出事吧?”

“正常买卖能出什么事?”老袁转身回屋,端起桌上的水杯说,“问题的根源向来在人身上,与房子有什么关系?”

孙君华跟在他身后进屋问:“你觉得小宋家的两个儿子怎么样?”

“哈哈,挺好玩的。我跟小宋谈事情,他俩就坐在旁边听热闹,也不知道能听懂个啥。”

“这么大的孩子能坐得住的可不多,”孙君华凑过去小声问,“你说咱们跟小宋结个娃娃亲怎么样?”

“……”老袁放下茶杯无语道,“你好歹也是个高级知识分子,怎么会有这么荒唐的念头?”

“也不算荒唐吧?你看吉安和延安多机灵,还很有礼貌。才这么一丁点大,就已经会说英语了!”孙君华羡慕地说,“延安在吃饭的时候,还给我表演唱字母歌呢!小宋说,他俩从几个月大的时候开始,就每天晚上都听广播里的英语讲座了。”

“你有工夫想结娃娃亲的事,还不如赶紧让儿子把小轶和苗苗送到咱们身边来。你现在退休了,也可以好好培养一下这两个孩子。”老袁拿过书桌上的文件,戴上老花镜说,“小轶已经六岁了,正是入学的年纪。让他回海浦读书,教学条件肯定是比兵团要好的。苗苗的年纪跟小宋家那两个差不多,你与其给她结个娃娃亲,不如好好培养一下你孙女!”

“我是觉得这两个孩子真是不错,小宋本身就挺好,他爱人不是播音员嘛,父母条件都摆在这里,两家又知根知底的,咱们结个亲家不是挺好嘛!”

老袁翻着文件“哼”了一声,问:“既然你觉得是知根知底的,那他父母是做什么的,你知道吗?”

被他这么一问,孙君华还真有点卡壳。

以前只听说他岳家是下面生产队的一个队长,还真没听说小宋父母是干什么的。

“小宋的父亲是省军区的宋成钧。”

孙君华:“……”

“你要是喜欢他家的两个小子,可以让他们经常来家里玩。”老袁叮嘱道,“但是结娃娃亲的事就不要再提了。”

“哎,可惜了,我还挺喜欢他们呢。”

“那就得等我退了休再说。”

*

宋恂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家这两个蹭饭蹭到伤食的崽,居然还会被人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