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第3/6页)

对本地船员进行培训才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选择。

可是,去哪里培训?

“你觉得让出口公司为咱们出钱买渔轮的可能性大吗?”尹琼华停下来问。

宋恂毫不犹豫地点头:“他们公司的军代表是个很有魄力的军人,根本就看不上机帆船,最开始说的就是买渔轮。咱们如果能拿出一个明确的态度来,买渔轮的事不是不能谈的。”

见她又沉默地走来走去,宋恂也不催促,安静地等待她的答复。

隔了几分钟,尹琼华才下定决心道:“你过几天去省城签合同的时候,可以跟他们争取一下买渔轮的事。就说咱们这边马上就会对船员进行培训,等到渔轮出厂交付时,一定会有配套的船员。”

宋恂故作为难地问:“那船员培训的事,咱们怎么解决啊?”

“这件事由我出面去跟省渔联系!省城那边每年都有船长船员的培训选拔,我这就跟省渔那边商量一下,让咱们的船员蹭着他们的课程,学一学他们的技术。哪怕交一些培训费用也是可以的!”

尹琼华虽然是被省渔发配来南湾的,但她跟单位的老关系还有联系,为了公事去走走关系,其实也没什么。

想起以前的老关系,尹琼华又不禁嘀咕道,“刘建安以前就是技工学校的,回头我找他联系联系,让他也帮着想个办法。总不能就这么便宜了他!”

宋恂:“……”

还真是英雄所见略同了。

*

从公社回到生产队,已经快到下班时间了。

不过,他去大瓦房的时候,大家还没走,都在等着他呢。

贾支书在昨天晚上刚在队里开了全体社员大会,通报了可以用新船三成的价钱购买四艘退役机帆船的消息。

因为要动用大笔集体财产,队里让每家每户出一个代表举手表决,是否同意购买这批船。

结果就是,全队三百多户人家,除了两个没有行为能力的五保户,全票通过!

贾支书也说了,这船是宋恂回船厂找关系才能买到的。

既然连他们生产队都能买两对机帆船呢,那渔业公司肯定也不会空手而归。

自打下午听到项家母女回来的风声,大家就不约而同地在办公室里等着听宋恂带回来的好消息了。

因此,宋恂刚进院门,一群人就呼呼啦啦迎了出来。

见他脸上带笑,贾红梅干脆连结果都不用问了,回身就吩咐项爱国。

“爱国,赶紧的,把提前准备好的鞭炮点起来,咱们庆贺一下!”

鞭炮顶多有两百响,十几秒就放完了,不过气氛被烘托得很到位,人人脸上喜气洋洋的。

宋恂笑:“船还没回来呢,你们急什么?”

“今天先预热一下,等到船回来了,不用咱们张罗,项队长就能带着村里的老少爷们张罗起来了。”项爱国自豪地竖起一个大拇指,“我们村的新船下水仪式,在十里八乡都是这个!”

想到项队长以前的职业,宋恂信了。

碍于大家脸上的期待实在过于明显,宋恂没有拖沓,直接宣布了这次去省城买船的结果。

“省食品出口公司将与咱们瑶水支公司结成帮扶对子,为咱们支援两对退役渔船和至少三对新船,船款以瑶水支公司每次捕捞交付的水产抵扣。”

院子里只短暂的安静一瞬,就爆发出掌声和欢呼声,六个人愣是弄出了十六个人的气势。

严秋实甚至还在原地狠狠地跺了跺脚。

公司里原本只有三对渔船,即便知道宋恂去省城有所收获,但大家只以为他利用跟船厂的关系,租用或低价购买了一两对退役渔船。

谁也没想到他会这么大手笔地一次性购入五对船!

这些船的加入,立马能让他们的船队规模扩大将近两倍!

吴科学跑过来攀上宋恂的肩膀,用力地拍了拍,这回他的心终于可以放回肚子里了。有了船就能完成任务,这个公司还能干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