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第2/6页)

项小羽确实对这个工作挺动心的,这可比补网有趣多了!

她还从没拨打过电话呢,更别提用它工作了。

在宋恂眼里很枯燥的工作,对她来说却充满了新鲜感。

可以在电话里与许多人说话聊天的工作,真是太适合她了!

“宋主任,进你们单位上班是不是得考试啊?”

宋恂点头:“当然。你怕自己考不上?”

公司里要招聘新人的事瞒不住,与其遮遮掩掩地将她招进来,还不如大方地发布招聘通知,让符合条件的报名者公平竞争。

项小羽对自己向来迷之自信,理所当然道:“我肯定能考上!”

她已经提前得到招聘的消息了,比其他人都快了一步。

回去以后她可以去公社的邮电所学习学习,看看人家的话务员是怎么工作的。

*

下了火车以后,宋恂只与项家母女结伴走到公社就分开了。

他得去公社的渔业基地,跟领导汇报工作。

渔业基地的主任办公室门口。

甫一看到宋恂的身影,通讯员小周便起身笑道:“宋主任,听说你去省城跑业务去了?看你气色挺红润,是不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啊?”

宋恂心情不错,也回道:“借你吉言了,这次还真有好消息要跟领导汇报,尹主任在家吗?”

听说有好消息,周干事脸上的笑意更盛,“在呢,尹主任前几天就叮嘱我了。要是你来了,不用通报,直接请进!”

说着就帮宋恂敲开门,请他进去。

尹琼华早听到了外面的动静,与他碰面后甚至来不及寒暄,便心急地问:“刚听你说有好消息,到底怎么回事?赶快跟我说说!”

这事也不怪尹琼华着急,她前天去县里的分公司开年中总结会。

可是,数来数去他们团结公社这边的生产情况都是全县倒数的。

若不是手底下还有一个金海支公司比较争气,他们公社非得垫底不可。

不过,如果瑶水那边仍是这样半死不活地拖下去,他们距离垫底也不远了。

宋恂事无巨细地讲了在省城联系几个单位的经过,也说了其中几次三番遭遇的困难。

沉默地听他讲完,尹琼华也不禁在心里赞一声厉害。

省食品出口公司是省里有名的大企业,全省的出口食品,都要由出口公司统一运作。

用老百姓的话说,这公司肥得流油。

哪怕她在省渔工作的时候,也是搭不上出口公司这种单位的。

而且找出口公司合作这个思路,在她看来十分天马行空,如果不是宋恂主动提起,她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去走出口这条路子。

甭说给出口公司供货了,只要能把鱼肝油的业务置换出去,他们就阿弥陀佛了。

“把联合加工厂的任务置换成出口公司的,确实会影响省渔今年的计划。”尹琼华很有领导担当地说,“这件事你不用管了,我会主动跟省渔那边协商的。你现在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尽快去省城签合同,把那支船队组建起来。”

有了船,万事好商量。

她凝眉思量一会儿,补充:“出口公司不是说船队得有至少五对机帆船嘛!咱们的步子完全可以迈得更大一点,只要他们肯出钱,甭说是五对,就是十五对,咱们也吃得下!”

逮到这么一个有钱的大财主,得可着劲儿地薅羊毛呀!

“主任,跟出口公司合作的这个机会十分难得,人家刚开始是希望咱们能买渔轮的,可惜队里没有会驾驶渔轮的船员,我没敢答应,所以才口头约定了买五对机帆船。”

尹琼华背着手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

心里飞快地盘算着。

宋恂的潜台词她明白,他们没有会驾驶渔轮的船员,要么从外面招聘船员,要么就得对本地船员进行培训。

从外面招人不是不行,但是能驾驶渔轮的船员都是从各单位内部培养起来的,而且多数是省渔等大单位的船员,除非他们提供的条件比城里优越,否则谁会主动来他们这个小地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