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第3/3页)

曾经和乔镜同在一个课堂上课的班长偶然间看到这一幕,一时间,内心五味杂陈。

他怔怔地望着聚集在学生周围,安静而专注听着念书的人群,这是班长做梦也没有想到会在这个国家发生的情形,但它现在确实就是发生了。

乔镜……晏河清曾经斩钉截铁告诉他,这个国家的未来,一定会比他最乐观的想象还要好上百倍。当时班长其实并没有怎么相信,但是现在当他看到这一幕后,他的内心却不禁燃起了一簇小小的希望火苗。

或许,他说的是真的呢?

家里已经给他订好了船票,等半个月之后,他就要离开这个国家,去往大洋彼岸留学了。

“我们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摆脱贫困的家乡,”班长低声喃喃着在入学时,文春秋站在礼堂上对他们说的一番话,“……而是为了,让家乡摆脱贫困。”

四年时光一晃而过,直到现在,他才真正懂得校长讲这句话时的深意。

临走之前,班长想,买一本《凡人》带走吧。、

一周后。

《凡人》上册发售,短短半天,全城断货。

南北文坛震动,国内一书难求。

文春秋亲自为自己的学生作了序。

这篇序言的内容,看似与这本书无关,却又字字相关。

这是这位坚定支持新文化和白话的老人,几十年来,第一次用文言文写下的一段话:

“……百年三万六千日,饱尝民族苦难,历尽变革风霜。烽火硝烟,江山激昂。”

“挽狂澜于既倒,撑大厦于断梁。此生唯愿,春风又绿神州,华夏再沐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