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第2/3页)

在饭桌上,几人笑眯眯地表示多亏了晏先生,现在贵报社已经成为我们邮局最大的合作伙伴了。

许维新:“…………”

他现在只要一想到每天如雪片般寄到报社的读者来信就头疼,这些信件多到什么程度?多到就算把它们当柴火烧,都足够三口之家过上一个冬天!

再加上几次加印全部卖空,报社的收入翻了一倍还多,许维新已经开始考虑要不要重新租一栋楼,或者把楼下的花园餐厅包下来,拓宽一下报社的办公场所了。

而且有了前几次的经验,许维新在《凡人》连载的中期便开始进行整合出版的工作。在征询过乔镜的意见后,他将《凡人》分为了上下册,纸张、油墨用的都是最好的材料,封面还特意请了城中有名的画师进行设计,可以说是非常上心了。

但是在做完了这些后,许维新依然觉得,还不够。

他莫名有种预感,这本《凡人》,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乔镜的代表作,成为他写作生涯中最为光辉灿烂的一笔。

因此,他希望能有一位重量级的人物,来为这本书作序。

许维新想了一圈,最终在一个休息日去拜访了一趟文春秋。

“作序?”文春秋听闻他的来意,哈哈笑了起来,“好啊,我正想着呢!”

他一口便答应下来,快得让刚清了清嗓子准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许维新都愣住了。

“乔镜那孩子知道这件事吗?”文春秋又问道。

许维新摇了摇头:“我暂时还没告诉他。”

他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道:“这不是准备来这儿探探您的口风吗,也没想到您答应的这么爽快。等明儿我跟他讲一声,让他亲自登门来感谢您。”

“……算了,你就别为难他了。”

文春秋很清楚乔镜的性格,来肯定是会来的,但到时候估计他们一老一小只会坐在家里大眼瞪小眼,或者全程一言不发听他说话,这就没什么意思了。

许维新有些羡慕地叹了一口气。

能摊上这么好的师长,他想,乔镜的运气也真是一等一的好。

不过换个角度想,打铁还需自身硬,能得到文春秋这样的大师的欣赏,那这个人身上肯定也是有不少过人之处的,一般人想羡慕也羡慕不来。

又是一个周一。

街上的人们已经不满足去茶楼听评书了,毕竟改编也是需要时间的,但他们又不识字,就算花钱买了报纸,也基本只能对着上面的铅字干瞪眼。

京洛大学新任的白话小说社社长敏锐地注意到了这一点。

在一次活动上,他向社员们说了这件事,并提出了一个建议:

他们可以发动京洛大学的学生们,上街免费为人们念书,宣传爱国思想,也算是变相支持学长的新书了。

小说社全票通过了这个提议。

第二天,街道上便出现了许多穿着黑色中山装的学生们,他们每个人手中都拿着一叠报纸和一块白色纸板,上面用毛笔写着“免费听书”四个大字。遇到人多的地方,便会放下纸板,吆喝一声,拿起报纸开始大声朗读起来。

人们一开始都奇怪地盯着这些年轻人,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但很快就听出来他们念的是《凡人》的内容——这不就相当于是免费评书吗?

就算学生没有说书人那么专业,但是只要有新鲜故事可听,管他那么多呢!

基本上,没过多久,学生身旁就会围了一圈人。

这里面男女老少都有,即使学生们因为人多而紧张,有时候读得结结巴巴,也没有人会催促或者表现出任何不耐烦的模样,只是专注地盯着人群中间的方向,还有好心人递来水让他们润润喉咙。

随着学生们的朗读渐入佳境,周围人的情绪也被调动起来,很多汉子都控制不住地红了眼眶,姑娘们更是听得泪眼汪汪。就连街上步履蹒跚的老婆子和衣衫褴褛的乞丐也被他们读书的声音吸引,情不自禁地驻足聆听,听到共情之处,那一张张沟壑纵横、满面尘霜的麻木脸庞上,也会露出一副恍然失神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