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65章 造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第3/3页)

他邻居家的两个孩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老二初中毕业就参加工作,老大上完大学才参加工作,并且两个人都是一个厂。

当时老大作为本科毕业生的工资是62块钱,而老二参加了七年工作,并且定了四级工,工资是77块钱,按照当时的情况来看,老大这辈子工资都不会比老二高。

因为上学比老二少拿几年工资也就罢了,这要是一辈子工资都比老二低,那就说不过去了。

如此一来,让人不禁怀疑,老大多上这几年学,又有什么意义所在?

可以说,此时中青年知识分子收入普遍低于同龄的工人,其中以教师的待遇最低。一个教师的工资很难养活一家人。

而这一现象,在改革开放之后,更加凸显了,方辰到现在都记得,当时报纸算过一笔账,说一个鸡蛋成本一毛五,卖四毛,如果一天可以卖出去一百个茶叶蛋,那卖茶叶蛋的一个月收入就是七百五十块钱,而从事导弹原子弹研究的科学家,月薪最多不过四百元。

当时,即使华夏外享有盛誉的数学家杨乐,买西瓜也要拣小的买,著有《平凡的世界》、《人生》的大作家路遥,为了省钱,中午饭只吃两个馒头一根大葱。

“一个不尊重知识,不尊重知识分子的国家和民族,是没有前途,没有未来的!”潘伟康斩钉截铁地说道。

说到这,潘伟康突然深深的看了方辰一眼,然后缓缓说道:“但是我现在从方总您的身上,看到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