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65章 造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第2/3页)

郑保用无语的看了看天花板,有这么说自己学生的吗?

什么叫做即便他是个人才?

他明明就是个人才好吗!

方辰挠了挠脖子,他有点急躁了,他觉得这潘伟康不应该是什么信息和通信工程的教授,而是人文社科的教授才对。

他为什么发这么高的薪水,这是一个理工科教授该关心的事情吗?

但郑保用还在人家的手里,方辰只能耐着性子说道:“潘院长,我觉得您这个话说的不对,我认为知识人才是需要尊重的,我认为只有给知识人才提供一个很高的报酬,去满足他生活的需要和必要的科研条件,他才能完全发挥他的聪明才智以及所学,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做出相应的贡献。”

“一个整天需要为柴米油盐酱醋茶,为三十平方的家,如何住下一家四口,甚至一家五口而忧愁的科研人员,我觉得他们是做不好科研的,或者说在这种条件下依旧能做出伟大科研成果的大科学家,并不是我所需要的。”

“我需要的不过是能勤勤恳恳,一步一个脚印,在合适的条件下,做出应有成果的中庸科研技术人员而已。”

通信行业或者说绝大多数的科学技术,并不依赖所谓天才的昙花一现,或者说是跨越式进步。

他们所依赖的都是一些如同工蜂一样的科研人员,依赖他们一点一滴的为科学事业增砖添瓦,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一滴,整体看起来,微不足道的进步,这才铸造起了现代科学技术的伟大城堡!

光环永远都是属于少数人的,但这个世界却是由大部分普通人来组成的。

“啪!啪!啪!”

突然,潘伟康竟然对着方辰鼓起了掌。

方辰一脸懵逼的看着潘伟康,他讲的很好?

至于这样捧场吗?

还是说他哪句话触动了潘伟康的心弦?并且引起了共鸣?

似乎潘伟康真被方辰的话给感动了,他忽然站了起来,面色潮红,对着方辰无比认真,甚至有些慷慨激昂地说道:“方总,说实话,我对这个时代是感觉有些悲哀的,或者说是为现在科研人员的地位而感到悲哀的,甚至为华夏而感到悲哀。”

方辰脸上的茫然更加浓厚了,他说什么了?

为什么会引起潘伟康这样的感慨,甚至愤慨?

而且他没提什么对社会感到悲哀啊?

至于把话题开的这么大吗?

这已经把话题给提到了华夏的高度了!

真的,现在他越看潘伟康,越觉得这应该是个人文社科的教授,或者干脆就是社会学,哲学教授。

“现在这个时代是个对知识分子极为不友好的时代,人们对金钱盲目追逐,对知识不屑一顾,将知识分子称之为臭老九,还说什么造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

“但悲哀的是,这是事实,更悲哀的是教授卖烧饼,医生摆地摊,专家蹬三轮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潘伟康热血沸腾的大声说着。

“我有时候都在自我怀疑,我们这些辛辛苦苦搞科研的人,究竟是为了什么?如果我们的价值还不如一个卖茶叶蛋的,我们刻苦学习,努力钻研的这几十年,又有什么意义?”潘伟康声声的质问着。

方辰的神情也变得越来越严肃了,他大概有点知道,潘伟康之前种种怪异的举动和话语是为什么了。

其实这都指向了一个词,脑体倒挂。

这是近些年来新出现的一个词,按说脑力劳动一般属于复杂劳动,而体力劳动一般属于简单劳动,脑力劳动在相同的工作时间内可以创造出较之体力劳动更高的价值,为社会创造出更高的社会财富,对社会的贡献也更大些,理应获得更高的报酬。

而在计划经济下,并没有区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所具有的不同价值,盲目追求劳动者形式上的平等,导致脑力劳动报酬并不高于体力劳动报酬,甚至低于体力劳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