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第2/8页)

她特地往郑采辉面前的碟子上多放了一块杏仁饼:“采辉太瘦,应该多吃点儿。”

郑采辉是穷苦孩子出身,父母皆亡,由村民共同抚养长大。他刻苦努力,成绩优异,高中毕业之后村里推荐他读大学,这才来到京都农业大学。他感激地看了一眼陈淑仪,垂下眼帘,拿起饼干放入嘴里。

厉浩的头发有些零乱,他抿着唇坐在沙发上看书,似乎心事重重。

林满慧悄悄问赵春霞:“老师怎么了?”

赵春霞对学院的情形比较了解,看一眼老师,放低了声音:“还不是因为温院长?”

周洋凑过来,补充一句:“今年不是报那个华夏农业科技进步奖吗?厉教授原本想把我们最近一直在忙的《野生兰花植株移栽及变异基因保留技术》项目申报,结果被温院长强行要求打包进他的项目。”

赵春霞撇了撇嘴:“温院长把我们院所有搞花卉研究的教授成果打了个包,揉巴揉巴,项目名称就叫什么……常用花卉植株栽培技术,准备冲一等奖呢。”

郑采辉没敢发表意见,只安静地倾听着,听到师姐师兄背后议论教授,神情微微有些紧张。

林满慧刚进大学,不太清楚高校的研究机制,听几位学长这么一说,似乎园艺学院的领导不是什么好东西?

“温院长有什么成果?他的科研能力很强吗?”

赵春霞在温友亮手底下待过一年,有发言权,她偷偷扫了一眼,见厉浩与陈淑仪都不在跟前,这才敢说实话。

你一言我一语,把温友亮院长的底子扒了个干干净净。

海归博士,学历牛逼,花卉研究专家,但近十年基本不认真做科研,不下田野、不入温室,因为与海外某期刊关系良好,炮制了五篇质量一般的论文发表。

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就凭着这五篇国外的期刊论文,评上教授、硕导,再加上会钻营,当上了园艺学院院长,一时之间风头无两。

温友亮擅长搞政治斗争、拉帮结派,在园艺学院说一不二。学院里认真做学问的教授们敢怒不敢言,研究生更是见到他就像是老鼠见到猫一样。

赵春霞叹了一口气:“幸好他嫌弃我是女孩子不愿意带,不然……还不知道会怎样。”

周洋搓了搓脸,面色严肃:“我在大学就听说过他的为人,所以才坚持选厉老师当导师。师门很重要,道不同不相与谋呢。”

周洋是鄂省神农市林业局选送的工农兵大学生,单位重点培养的对象,他读研究生单位非常支持。领导干部队伍的高学历化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周洋有政治抱负,想学点真东西。

郑采辉鼓起勇气说了句:“我挺庆幸,厉老师肯收我。”如果没有导师愿意接受他,哪怕专业成绩再好也没有用。郑采辉喜欢读书,他从农村出来,想走得更远。

林满慧听到这里,大致明白了情况——

老师在军山农场农科所的时候有汪所长庇护,专心专意搞研究,每天田间地头地泡着,花卉育种、栽培、新品开发,忙得不亦乐乎。原以为来到京都农业大学之后能够一边将平生所学教授给学生,一边做点科研,整理成果。没想到大学校园并非象牙塔,暗潮涌动,这让一向清高的厉老师很不爽。

什么打包一起申报,说得好听是提高含金量、冲更高奖项,其实项目负责人根本就不是厉浩,完全是为领导做嫁衣裳。

林满慧感觉有些无力。她的能力在于培育植物,而非权术斗争。

陈淑仪走到沙发边,端了杯红茶放在厉浩手里,柔声道:“孩子们还在呢,你不给他们讲课,一个人躲清闲,那可不行。”

厉浩喝口茶,打起精神走到桌边,开始询问研究生最近的状态。

临走之前,一直沉默的林满慧忽然开口说话,也问出她心中一直不解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