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第3/5页)

身负才学之人多少有几分气傲,但是和贾赦比起来,贾敬觉得自己只能算不笨。

然而把应急预案做充分一些对贾赦而言只是基本要求,无限游戏里天天都是生死一线,忽略任何一个细节都有可能丢命。这种用命逼出来的能力确实不是谁都能有的。

和贾敬商议停当,贾赦便忙开了,先取了前些时候荣国府查账的账本,依旧是命乔槐护送南下交给林如海。而自己则吩咐林之孝安排送葬队伍,待得贾代善停灵期满,即刻启程扶灵南下。安排停当后,贾赦就带着人先南下了。

别看贾赦真的仿佛天天在家守孝一般,硫亲王府却一刻也不敢放松对荣国府的监视。

贾赦前脚启程,后脚司徒硫就知晓了。

“贾代善停灵期未满,贾赦先下江南,本王总觉得这厮憋这坏水儿。”司徒硫握着一封信报道。

现在司徒硫的书房又只剩下江怀寿一个谋士,江怀寿眉头也皱成了一个川字:“属下左思右想,也不确定贾赦此时南下的用意。江南官场此次必然地动山摇,但是真正的要职争夺却在京城。原本属下以为贾赦会拖着不肯南下,谁知他却提前走了。”

司徒硫道:“外祖父那边传来消息说今日在上书房商议了调谁回京述职的事,难道贾敬听出来外公想借刀杀人,所以贾赦南下保护林如海了?”

江怀寿实在猜不透贾赦怎么想的,只能尽可能多的提出可能性,至于采不采纳则在司徒硫自己:“属下觉得也有可能贾赦此举乃是以退为进,向皇上摆明荣国府无意两江总督之位。荣国府便是在此次平定岩亲王叛乱中立了功,也是被写在江南护官符上的人家,若是贾赦留在京城力争,两江总督一职必定和平安州系出身的武将无缘。若是贾赦退步抽身,表现出无此野心,说不定皇上反而将两江总督一职给平安州系出身将领。”

毕竟平安州一系于致和帝而言,不止是从龙之功,甚至可以说是救命之恩,司徒硫二人议事,向来会致和帝对平安州的感情因素考虑在内。而自司徒岩被捉拿那一刻开始,政局的重点便不是如何处置司徒岩,而是如何瓜分司徒岩一系倒台之后留下的权利真空。

两江总督一职,无疑是这段时间各方争夺的重点。

司徒硫想了半日,也觉得这种可能性最大,便道:“派人散出消息,说荣国公世子贾赦不孝不悌,荣国公停灵未满,提前下江南,不肯亲自护送老父灵枢。”

自陈御史之死一事后,司徒硫确然收敛了。若是以前,这等人必然是派人参贾赦一本,但是现在司徒硫只是选择让人散播舆论。

这一个多月以来,贾赦得罪的人可不少,只要消息出去,指不定就有御史弹劾,根本无需自己亲自安排。

江怀寿应是。

贾代善停灵期满,贾赦确然应该亲自扶灵,一路撒着纸钱南下。但是人都死了,再注重那些仪式又有何用?贾赦以先行南下安排下葬诸事为由,大大方方的带着人走了,根本没打算隐瞒谁。

而贾政得了贾赦要提前南下的消息,却提出要扶灵回乡。

自那日将贾政赶入马棚,贾赦便再也没见贾政。贾政这人极爱面子,孝期饮酒的事被贾赦揭开,便想着如何挽回,是以十分留心贾赦这边的动向。

虽然荣国府内门房皆换了贾赦的人,贾政、贾母等人都不能轻易出门,但是荣国府范围内是可以随意走动的。得知贾赦准备扶灵南下的事,贾政就直接拦了贾赦要求亲自送葬。因担心贾赦拒绝,贾政还特地拉上了贾母。

贾赦瞧了一眼贾政,只告知他自己想好,并没有阻拦。

贾政为了极力显示自己孝顺,不但一口应承亲自送父亲最后一程,还要拉上贾珠和贾宝玉。

按规矩,家中长辈下葬,孝子贤孙不但都要送最后一程,还要在合穴之后亲自捧上一捧土。但像贾家这样扶灵千里回乡安葬的,并未严格按照规矩执行。都是在过身地停灵期满,择代表将灵枢送回祖坟安葬即可。否则像荣国府这样的人家,在京城的便有八房人,浩浩荡荡多少人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