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第2/5页)

贾赦安静的听着未曾插话,大脑一直在飞速运转。随手翻开那本已经烂熟于胸的谱子,便停留在户部尚书周骏誉那一页。

“我前几年不曾在朝堂的事上留心,敬大哥跟我说说这位周尚书能力几何?”贾赦缓缓的道。

贾赦突然强势起来也不算太久,但是贾敬看到贾赦这么随口一问的表情,总觉得周尚书要倒霉了。而且贾赦自称前几年不曾留意朝中事,这话贾敬也不能信啊。

不留意朝中事能一出手就砸了劳什子‘通灵宝玉’给贾家松绑,又撂倒王子腾,灭了司徒岩?

但是贾敬依旧将自己了解的情况说了:“当年前户部老尚书告老之前,周骏誉在户部侍郎的位置上呆了多年。老尚书告老时,朝中也太平,因而户部尚书一职就是在户部左右侍郎中选。彼时周家已经有一位太妃、一位皇妃,周骏誉又在侍郎位置上呆了多年没出什么差错,便平稳上位了。周骏誉此人,算来做事还算老辣小心。”

贾赦唇角微扬:“老辣是够老辣的,一出手就想要林如海的命呐。若是哪日我夺他个尚书之位,不算过分吧?”

这语气真够大的了,一部尚书的任免是朝堂大事,贾赦一个守孝中的世子,便是再有能耐,贾敬也想不到贾赦能有什么办法夺了周骏誉的尚书位。除非有朝一日司徒硫也如司徒岩一样起兵。

但是贾敬也没直接质疑贾赦的话。自己被一块通灵宝玉压在兵部侍郎位上五年,人家贾赦一出手,自己不就做了京营节度使了么?

“赦兄弟有什么计划么?是否需要我配合?”贾敬问。

贾赦依旧随手翻着那本谱子:“现在想法尚未成熟,若有要敬大哥出手的地方,我必不客气。这等事向来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尚且需要等一个时机。”

说到这里,贾赦突然一顿,问:“敬大哥说皇上已经派使臣南下颁旨,收回谢昊堂的兵权,却并没有下旨诏林妹夫回京?”

贾敬点了点头。其实这一点,纳闷的并非贾敬一人。苏丞相作为提出诏林如海回京述职的人,也纳闷皇上为何没答应。

致和帝自然有自己的想法,贾赦没多揣测,不过林如海留在江南更好,这不正是自己需要的时机么?

贾赦有几分懒散的道:“看来是天意觉得周尚书德不配位,该告老了。”

不知道为什么,贾敬总觉得这话凉飕飕的,庆幸幸好贾赦是自己的盟友而非对手:“赦兄弟接下来是有什么打算?”

贾赦轻轻掀了一下眼皮,却有些答非所问:“我尚在孝中,除了扶灵回乡,还能做什么?家父停灵日期将满,我准备即日启程了。琏儿等几个留在京城,还请敬大哥和大嫂多费心。”

贾敬已经打了主意让贾蓉也跟着贾琏他们一起学骑射,便一口应承道:“这没什么,原是我要劳烦赦兄弟物色的先生多带一名弟子了。”

贾赦现在给几个孩子请的骑射师父就是贾代善留下的人,多安排一个学生自然没什么难度。况且贾敬夫妻并非不知礼的人,也一定会准备一份束脩。除了需要交代贾琏、迎春几句等自己南下后,要听贾敬大伯夫妻吩咐,其他都是一句话的事。

贾代善的七七四十九日停灵尚有几日未满,贾赦这个时候准备南下的事,自然是有所打算的。不过贾赦自己不打算说,贾敬也没多问。倒不是贾赦有意相瞒,实在是此事需要林如海的配合,贾赦现在尚无把握。

因贾赦要南下,兄弟两个在书房商议半日,将接下来一段时间朝堂上有可能商议的几件大事推演梳理了一遍,又分不同的可能性分别商议了应对措施。

贾敬才学出众,又擅弈,自然懂得走一看十的道理。但是贾敬自己也得承认,如果自己能够做到走一步看十步,贾赦则能做到走一步看百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