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指控 第三章 施洗者(第3/5页)



  汉考克模模糊糊地认为——在他一看到雷那德·布莱恩之后,便认为,他连给自己弯腰提鞋都不配!然而却要成为他的施洗者。

  这是值得追忆的一小时。当汉考克先生得到太太的通知,而欣然决定赴约之后。他便匆匆忙忙地赶回了家。

  恍惚看到了契机的汉考克,不得不赶快穿好宴会礼服,到新凤凰剧院对面的餐厅去跟妻子会面。

  他的礼服已经稍显老式,但这无伤大雅;他扣错了扣子,这也得到了及时的修正。剧院的华丽是一件好事,而寒酸则会要了他的命——他于是又将衣服脱下,以拙劣的姿势操起熨斗一阵忙活。直到他重新着装完毕,才慌慌张张地开车赶去。

  他在新凤凰对面的餐厅门口遇见了太太。克拉丽丝·汉考克把香喷喷的面颊向他“喂”过去。她穿的晚礼服挺暴露——即使算不上花费了太大价钱的玩意儿——这曾经让他心痛不已,可她穿上还是很漂亮,足以从乳沟里腾起阵阵暖香;她把邀请函放在雷那德交给她的别致的套封里。明眼的汉考克端详那个套封,便知道这东西并非廉价货。

  对今晚充满信心的侦探长先生,此刻更愿意把焦点关注于他的太太,百感交集之中,他恨不能咬她一口。

  美国人并非意大利人,可美国人依然用对于艺术的高不可攀的标准来衡量音乐——这么说是有些不公平的,却也无法避免。因为美国人是追求艺术的,特别是音乐,这一庞大的群体比之内政部对科学技术的关怀则更加有过之而无不及。这现象在美国很典型,他们唯恐缺少优秀的音乐家而倍感饥渴。

  汉考克属于那种对音乐不感兴趣,甚至都懒得假装一下的那类人——这方面与他的太太截然相反——可并不影响汉考克对于奢华的感受。新凤凰大剧院模仿了威尼斯凤凰剧院建筑的摹本,虽然只是一小部分,却足以使这里看上去好像一个金碧辉煌的巴洛克式的巨型“珠宝箱”,精美的天花板上长翅膀的天使似乎嘲笑了空气动力学法则。

  侦探长先生是绝对不认识也不关心钢琴前的演奏家姓字名谁的,但他的妻子悄悄地咬着耳朵说,“他们换了这个新的钢琴家之后,乐队的水平明显上升了一个档次。”

  他有心抛出一个白眼,因为她显然也是门外汉,但他没有这么做,面对他的香喷喷的老婆,他是有心的回去的时候做些什么的;然而此时此刻,他则更想弄清楚他们到这里究竟是干什么来了。

  克拉丽丝·汉考克的解释,则明显经过了精心的伪装——她也是姓汉考克的,难免耳濡目染了些欺诈的小诡计——她告诉丈夫,她以前的某位导师——即学者雷那德·布莱恩学者近日来到普利茅斯,她强调了他和她的偶遇性,并把当时的羞涩换成惊喜还大大地夸张了一些。

  克拉丽丝也是姓汉考克的,她明白丈夫的心思,便将这个话题尽可能地长话短说,随后,她提到了问题的核心。这位教授,是来寻找他的另一位学生的,而那位女生,在一个月以前的最近联系之后,便失踪了。

  一个月之前?汉考克认真地回味了一下,嗯,这个时间,他们发现了什么?一具尸体,一具还未经辨认的尸体,系列案件的第一个受害者——当然,也有可能并不是这样的。可这意味着有个机会,不是吗?他可以少绕些圈子了,那个女人的身份,她可能的交往活动,一切都变得简单了。

  克拉丽丝随口解释说,教授是个善良而且热情的人,他希望得到丈夫的帮助,却又不想那么唐突,便提议这个舞会作为介绍彼此的合适场合。这些话,汉考克没怎么听进去。